不如归去,苍山茂树。独胡为乎,空此号謼。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我今已归,胡能不知。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山中之乐,岂同岐路。
归去来兮,言发动随。古之逸民,舍陶而谁。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劝子勿去,子宁我听。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归去来兮,早歌式微。
不如归去,苍山茂树。独胡为乎,空此号謼。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我今已归,胡能不知。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山中之乐,岂同岐路。
归去来兮,言发动随。古之逸民,舍陶而谁。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劝子勿去,子宁我听。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归去来兮,早歌式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名为《三月十三日夜五更闻杜鹃时成父欲入浙因赋六章章四句以送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父亲即将远行的不舍和对故乡生活的向往。"不如归去"反复出现,强调了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渴望。诗人借用杜鹃鸟的叫声,寓言般地传达出对父亲的挽留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春且云莫"暗示春天的美好时光不应轻易错过,"山中之乐,岂同岐路"则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独特乐趣,与世俗道路形成对比。最后以"归去来兮,早歌式微"劝父亲早日归来,享受宁静的生活,体现了深厚的父子亲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选择的独特见解。
楚屈入水死,诗孟踏雪僵。
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妨。
日劈高查牙,清棱含冰浆。
前古后古冰,与山气势强。
闪怪千石形,异状安可量。
有时春镜破,百道声飞扬。
潜仙不足言,朗客无隐肠。
为君倾海宇,日夕多文章。
天下岂无缘,此山雪昂藏。
烦君前致词,哀我老更狂。
狂歌不及狂,歌声缘凤皇。
凤兮何当来,消我孤直疮。
君文真凤声,宣隘满铿锵。
洛友零落尽,逮兹悲重伤。
独自奋异骨,将骑白角翔。
再三劝莫行,寒气有刀枪。
仰惭君子多,慎勿作芬芳。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
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