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
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
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
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览镜呈柏中丞》。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十分丰富,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先,“渭水流关内”一句,以地理环境作为切入点,渭水流经关中,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而“终南在日边”则是说终南山近在咫尺,与阳光相接,映照出一片生机。
接着,“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感慨。豺虎之所以“胆销”,是因为它们的凶猛已被驯服;而“泪入犬羊天”,则是说连犬羊这样的平和动物,也让诗人感到悲伤,这里“天”字暗示了一种普遍性,表明这种悲哀之情无处不在。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起床较晚,对待世俗事务有些拖延,但诗人却渴望超脱尘世,追求那种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的境界。
最后,“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两句,则是诗人对个人青春易逝和怀念旧友的情感表达。通过镜子映照出的自己容颜的衰败,以及对于那万一的老朋友的思念,诗人流露出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惆怅。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以及超脱现世的愿望,是杜甫深邃情怀的一次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