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初凋万缕金。枫芦交映气萧森。
西风帘卷晚寒侵。黄花消瘦不胜簪。
辽阳月,秣陵砧。自南自北雁无音。
泠泠瑶瑟曲中心。青山江上几晴阴。
岸柳初凋万缕金。枫芦交映气萧森。
西风帘卷晚寒侵。黄花消瘦不胜簪。
辽阳月,秣陵砧。自南自北雁无音。
泠泠瑶瑟曲中心。青山江上几晴阴。
这首《望远行》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与情感。
首句“岸柳初凋万缕金”,描绘了岸边柳树在初秋时节逐渐凋零,枝条上残留的金黄色叶片随风飘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岁月流转的痕迹。接着,“枫芦交映气萧森”一句,将枫叶与芦苇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萧瑟而静谧的景象,气韵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凄美。
“西风帘卷晚寒侵”描绘了傍晚时分,西风吹动帘幕,带来了阵阵寒意,渲染了一种冷清而孤寂的氛围。紧接着,“黄花消瘦不胜簪”一句,通过描写菊花的枯萎与凋零,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迭、生命衰败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辽阳月,秣陵砧”两句,运用了辽阳和秣陵两个地名,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通过“月”与“砧”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南北相隔、音讯难通的无奈与哀愁。最后,“自南自北雁无音”一句,以大雁南飞却无消息,象征着人世间的离散与相思之苦,情感深沉而动人。
“泠泠瑶瑟曲中心”一句,借瑶瑟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思绪,仿佛在琴声中找到了一丝慰藉,但这种慰藉又显得如此脆弱。最后一句“青山江上几晴阴”,以青山与江水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既有晴朗明媚之时,也有阴霾笼罩之际,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离合、时空距离的深刻思考。
吹君玉龙管,酌我金螺杯。
听我歌天香,天香何处来。
广寒宫阙高崔嵬,黄金布地琼作台。
吾不知当时老桂树,是谁亲手栽。
但见月圆则荣,月缺则摧。
九十万里顾兔东西走不息,岁岁花从天上开。
请君花下饮,一笑舒君怀,百年此兴能几回。
霓裳歌,羽衣舞,足蹋虹桥上天府。
天香吹人千万古,愿持此香苏下土。
向来出门别,谁作万里看。
及闻茂名去,不得送征鞍。
高堂有白发,遽违菽水欢。
本心岂急仕,君命敢盘桓。
六月冒炎瘴,所忧行路难。
妻孥每话及,我泪常不乾。
新年附书至,到县幸平安。
既得消息佳,在远心亦宽。
侍仪重报喜,道听传弗端。
移赣固就近,讹言竟空欢。
递音始真的,果调洛容官。
骨肉不在眼,视仆犹肺肝。
更失此力助,无乃形影单。
虽云有民社,土俗嫌凋残。
隃知退食处,对案时长叹。
吟腰带围缩,短发那胜冠。
几回欲飞往,恨身无羽翰。
云山隔长望,万叠青巑岏。
征衣未遑寄,又见秋风寒。
冀能自爱重,努力当加餐。
《得洛容兄递中报二十韵》【明·董纪】向来出门别,谁作万里看。及闻茂名去,不得送征鞍。高堂有白发,遽违菽水欢。本心岂急仕,君命敢盘桓。六月冒炎瘴,所忧行路难。妻孥每话及,我泪常不乾。新年附书至,到县幸平安。既得消息佳,在远心亦宽。侍仪重报喜,道听传弗端。移赣固就近,讹言竟空欢。递音始真的,果调洛容官。骨肉不在眼,视仆犹肺肝。更失此力助,无乃形影单。虽云有民社,土俗嫌凋残。隃知退食处,对案时长叹。吟腰带围缩,短发那胜冠。几回欲飞往,恨身无羽翰。云山隔长望,万叠青巑岏。征衣未遑寄,又见秋风寒。冀能自爱重,努力当加餐。
https://shici.929r.com/shici/G1lp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