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远行》
《望远行》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望远行

岸柳初凋万缕金。枫芦交映气萧森。

西风帘卷晚寒侵。黄花消瘦不胜簪。

辽阳月,秣陵砧。自南自北雁无音。

泠泠瑶瑟曲中心。青山江上几晴阴。

(0)
鉴赏

这首《望远行》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与情感。

首句“岸柳初凋万缕金”,描绘了岸边柳树在初秋时节逐渐凋零,枝条上残留的金黄色叶片随风飘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岁月流转的痕迹。接着,“枫芦交映气萧森”一句,将枫叶与芦苇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萧瑟而静谧的景象,气韵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凄美。

“西风帘卷晚寒侵”描绘了傍晚时分,西风吹动帘幕,带来了阵阵寒意,渲染了一种冷清而孤寂的氛围。紧接着,“黄花消瘦不胜簪”一句,通过描写菊花的枯萎与凋零,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迭、生命衰败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辽阳月,秣陵砧”两句,运用了辽阳和秣陵两个地名,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通过“月”与“砧”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南北相隔、音讯难通的无奈与哀愁。最后,“自南自北雁无音”一句,以大雁南飞却无消息,象征着人世间的离散与相思之苦,情感深沉而动人。

“泠泠瑶瑟曲中心”一句,借瑶瑟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思绪,仿佛在琴声中找到了一丝慰藉,但这种慰藉又显得如此脆弱。最后一句“青山江上几晴阴”,以青山与江水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既有晴朗明媚之时,也有阴霾笼罩之际,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离合、时空距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定山山居

幽居自岑寂,茅屋槿为屏。山定人谁定?

云停我亦停。卷书容我老,樽酒笑人醒。

莫问沧桑事,吟怀入杳冥。

(0)

题敬赐内侍桂岩道人李吉之天香深处手卷

吹君玉龙管,酌我金螺杯。

听我歌天香,天香何处来。

广寒宫阙高崔嵬,黄金布地琼作台。

吾不知当时老桂树,是谁亲手栽。

但见月圆则荣,月缺则摧。

九十万里顾兔东西走不息,岁岁花从天上开。

请君花下饮,一笑舒君怀,百年此兴能几回。

霓裳歌,羽衣舞,足蹋虹桥上天府。

天香吹人千万古,愿持此香苏下土。

(0)

月食

四月十五二更初,海上涌出白蟾蜍。

圆于止水悬金镜,阙若清冰碎玉壶。

黑处山河还复正,明边桂树不曾枯。

中庭额塌泥沙拜,虮虱微臣本姓卢。

(0)

得洛容兄递中报二十韵

向来出门别,谁作万里看。

及闻茂名去,不得送征鞍。

高堂有白发,遽违菽水欢。

本心岂急仕,君命敢盘桓。

六月冒炎瘴,所忧行路难。

妻孥每话及,我泪常不乾。

新年附书至,到县幸平安。

既得消息佳,在远心亦宽。

侍仪重报喜,道听传弗端。

移赣固就近,讹言竟空欢。

递音始真的,果调洛容官。

骨肉不在眼,视仆犹肺肝。

更失此力助,无乃形影单。

虽云有民社,土俗嫌凋残。

隃知退食处,对案时长叹。

吟腰带围缩,短发那胜冠。

几回欲飞往,恨身无羽翰。

云山隔长望,万叠青巑岏。

征衣未遑寄,又见秋风寒。

冀能自爱重,努力当加餐。

(0)

答送暖枕软履·其一

暖枕便衰老,尤宜雪夜吟。

邯郸官道上,谁识吕公心。

(0)

江亭初夏

依依绿荇动薰风,极浦帆边望不穷。

最爱凭高上江阁,一时清兴与谁同。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