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赤谷西崦人家》
《赤谷西崦人家》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ì西yānrénjiā
táng /

xiǎnxuānchūjiāoqīng
huínuǎnjìngzhuǎnshāntiánshú

niǎoquèmáofāndàisōng
xínglíngwèntáohuā宿

注释
跻险:攀登险峻。
自喧:自我宣扬。
出郊:走出城郊。
清目:使眼睛清爽。
日气:阳光。
径转:道路转弯。
山田熟:农田丰收。
鸟雀:小鸟和麻雀。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藩篱:篱笆。
松菊:松树和菊花。
武陵:指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
暮:傍晚。
桃花宿:桃花源中的住宿。
翻译
攀登危险的地方却并不张扬,走出城郊就让眼睛清爽。
太阳在溪边洒下温暖,小路转过处农田已显丰收。
鸟雀栖息在茅草屋檐,篱笆旁松菊相映。
仿佛行走在武陵的傍晚,想要询问何处有桃花村留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跻险不自喧”表现了诗人到达一处偏僻而幽深的地方,那里的环境宁静,没有喧闹的声音。接着,“出郊已清目”则进一步描绘出了离开城郭,走进乡间后所见的景象,这些景物都是干净、明朗的,让人心旷神怡。

“溪回日气暖”和“径转山田熟”两句,通过溪水回旋以及阳光温煦和小路曲折的描写,传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溪回”指的是溪水在山谷间流转,形成美丽的曲线;“径转”则是小路随着山势蜿蜒前行。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这两句,通过对鸟儿在茅屋上栖息以及围栏间杂生着松树和菊花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鸟雀依茅茨”指的是鸟儿选择在茅草覆盖的屋顶栖息,而“藩篱带松菊”则表现了围栏间不仅有实用的作物,也长满了观赏价值高的花卉。

最后两句,“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诗人通过设想自己仿佛在春夜里走进了著名的美丽之地——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并且想要去询问那些盛开的桃花它们的住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也包含了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理想的美好寄托。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送陈国英侍御还莆兼怀素翁

岁晚长途未息机,羡君巾舄已南归。

断鸿江海看仍远,短鬓风尘觉渐稀。

肺病竟须金鼎药,时难真想芰荷衣。

木兰陂水深鲂鲤,欲傍云翁旧钓矶。

(0)

燕歌

云鸿下雀罗,越客变燕歌。

燕歌声激烈,越客悲奈何。

长歌剑斫地,短歌发直竖。

朔风吹易水,四座俱陨泪。

少年羞睚眦,壮士重意气。

拔剑杀仇家,生死无顾忌。

猛虎欲攫人,不择愚与贤。

食胆中自知,岂避猛虎前。

出门远孤征,雄剑终夜鸣。

窜身脱芦下,亡命入幽并。

幽并多豪侠,结交踰平生。

杯酒接然诺,信义何分明。

白日高渐离,筑声怆以怦。

田光为君起,片语谋立成。

荆卿独忼慨,舞阳乃辅行。

上马报仇去,土花照青冥。

秦庭事一就,干载扬令名。

(0)

长信秋词三首·其三

薄命已如霜,君恩未可忘。

一般清梦里,夜夜到昭阳。

(0)

送刘文焕宪副提学福建

十年声价重朝绅,三世衣冠一味贫。

明陟乍辞丹凤阙,昼游先慰白头亲。

豺狼道路风霜旧,桃李门墙雨露新。

未觉离筵怀抱恶,士风从此定还淳。

(0)

题猫捕蜻蜓图

养得狸奴善匿形,閒来花外扑蜻蜓。

不知黠鼠浑无忌,白昼徐徐出外庭。

(0)

防秋登嘉峪楼纪事·其二

紫峪横霄客路穷,壮怀长啸对秋蓬。

风翻云海寒烟外,雪涨天山夕照中。

回纥叩关先贡马,牙蛮隔塞未归鸿。

伊州歌遍黄花戍,草色离离故垒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