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跻险不自喧”表现了诗人到达一处偏僻而幽深的地方,那里的环境宁静,没有喧闹的声音。接着,“出郊已清目”则进一步描绘出了离开城郭,走进乡间后所见的景象,这些景物都是干净、明朗的,让人心旷神怡。
“溪回日气暖”和“径转山田熟”两句,通过溪水回旋以及阳光温煦和小路曲折的描写,传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溪回”指的是溪水在山谷间流转,形成美丽的曲线;“径转”则是小路随着山势蜿蜒前行。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这两句,通过对鸟儿在茅屋上栖息以及围栏间杂生着松树和菊花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鸟雀依茅茨”指的是鸟儿选择在茅草覆盖的屋顶栖息,而“藩篱带松菊”则表现了围栏间不仅有实用的作物,也长满了观赏价值高的花卉。
最后两句,“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诗人通过设想自己仿佛在春夜里走进了著名的美丽之地——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并且想要去询问那些盛开的桃花它们的住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也包含了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理想的美好寄托。
云鸿下雀罗,越客变燕歌。
燕歌声激烈,越客悲奈何。
长歌剑斫地,短歌发直竖。
朔风吹易水,四座俱陨泪。
少年羞睚眦,壮士重意气。
拔剑杀仇家,生死无顾忌。
猛虎欲攫人,不择愚与贤。
食胆中自知,岂避猛虎前。
出门远孤征,雄剑终夜鸣。
窜身脱芦下,亡命入幽并。
幽并多豪侠,结交踰平生。
杯酒接然诺,信义何分明。
白日高渐离,筑声怆以怦。
田光为君起,片语谋立成。
荆卿独忼慨,舞阳乃辅行。
上马报仇去,土花照青冥。
秦庭事一就,干载扬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