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另一位文人的赞美之作。开篇即以“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表达对对方文学造诣的推崇,将其比作三国时期的曹植、刘桢等文学大家,以示敬仰之情。接着,“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则是说起了古代的荐书事件,以及对传说中能借助于神灵来取火的人物蒯通的渴望,意在表达自己与诗人的文学才华和精神追求。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两句,则是通过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来描绘诗人之志向远大,如同北极星般坚定不移,西江水波漫无边际。这里的“梦”和“空”字,用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意境辽阔。
最后,“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则是借用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空间,来抒发对古代繁盛文明的赞美和追思之情。诗人以“虚唱歌词满六宫”来表达自己虽身处末世,但仍能通过文学创作,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敬仰,展现于无尽的篇章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文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寄托,也是对古典文化之美好和追求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