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
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
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草的生长与繁茂。诗人通过“浓连水色,弄嫩晴”开篇,将春日的水色与初晴的柔和光线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接着,“苒苒青遍南陌”,生动地描绘了春草蔓延至道路两旁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
“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离别时的哀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踏青的情景,翠袖女子在汀洲上采摘蘼芜,增添了几分浪漫与雅致。
“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回忆了往昔的送别场景,古道上马儿的嘶鸣声犹在耳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怀念,登高远眺,红花点缀,游人屐痕,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描绘了春日傍晚小巷中人们归来的情景,烟尘弥漫,生活气息浓厚。最后,“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以余香、斜阳、蝶蜂为元素,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界生命的循环往复。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春草生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时间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