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花下定相寻,道我铂魂恐不禁。
岂有容如明月好,祇缘情比绿波深。
痴云未散终成雨,顽铁能磨尚作针。
就使春残秋更艳,莫添无益祇伤心。
碧桃花下定相寻,道我铂魂恐不禁。
岂有容如明月好,祇缘情比绿波深。
痴云未散终成雨,顽铁能磨尚作针。
就使春残秋更艳,莫添无益祇伤心。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原湘的《花下》,通过对碧桃花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碧桃花下定相寻”,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决定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寻找对方。次句“道我心魂恐不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忐忑与期待,担心自己的情感难以自控。
接下来,“岂有容如明月好,祇缘情比绿波深”运用比喻,将对方的美丽比作明亮的月亮,表达其超凡脱俗;而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则深似碧波,寓意深情且持久。诗人进一步通过“痴云未散终成雨,顽铁能磨尚作针”来强调决心,即使痴情如云未消,也会坚定如铁,执着追求。
尾联“就使春残秋更艳,莫添无益祇伤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设想,即使春天过去,秋天依然美丽,但他不愿因无果的努力而徒增伤感,希望感情能有所收获,而非只是空留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花为背景,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孙原湘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