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先辈及第西归》
《送郑先辈及第西归》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郤桂,归去著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名为《送郑先辈及第西归》。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缑山路上,华美的光芒洒满了翠绿的山峦,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预示着郑先辈即将踏上充满希望与光明的道路。

颔联“怜君持郤桂,归去著莱衣。”表达了诗人对郑先辈的深切关怀与祝福。郤桂,古代传说中的仙树,象征着才华横溢;莱衣,古代孝子为父母制作的衣物,此处借以表达对郑先辈归家后能尽孝的期待。这两句诗既是对郑先辈才学的赞美,也是对其家庭生活的美好祝愿。

颈联“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故国,指故乡或已逝去的美好时光;几人在,意味着朋友、亲人可能已经离散,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惜。浮生,即短暂的人生;万事非,意味着世事多变,一切都不再如初。这两句诗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则是诗人对郑先辈未来成功的期许与鼓励。拭病眼,意为擦亮眼睛,以更清晰的目光看待未来;九霄飞,比喻高飞远扬,达到极高的成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郑先辈能够克服困难、展翅高飞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友情、亲情和人生价值的颂歌。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一

三峡啼猿恨满编,乐于此外本来全。

累虽犹泥调兼操,高在已忘徽与弦。

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

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

(0)

稼穑

稼穑病多雨,芜菁种待晴。

垒空惊燕去,池净衬鸥明。

野碓鸣秋杵,风檐响夜筝。

山中凉意早,蚊蚋已无声。

(0)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其一

节义家传久,艰难始见忠。

一心惟徇国,百战竟平戎。

环列周庐肃,官仪道路同。

细看麟阁上,谁得似初终。

(0)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其六

飞来峰下水泉清,台沼经营不日成。

胜境自超尘世外,何须方士觅蓬瀛。

(0)

忆王孙·其五

鹧鸪飞上越王台。烧接黄云惨不开。

有客新从赵地回。转堪哀。岩畔古碑空绿苔。

(0)

忆王孙·其二

吴王此地有楼台。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