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王孙·其二》
《忆王孙·其二》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词  词牌: 忆王孙

吴王此地有楼台。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

(0)
翻译
吴王当年在这里建有楼阁台榭。
历经风雨,谁还能记得它们曾长满青苔。
注释
吴王:古代中国吴国的君主。
楼台:楼阁和平台,古代建筑。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也可象征世事变迁。
谁知:谁知道,表达对过去事物的感慨。
长绿苔:长久覆盖着绿色苔藓,形容荒废已久。
半醉:微醺的状态,可能暗示诗人的心境。
闲吟:随意吟诗,表达悠闲或孤独的心情。
独自来:一个人前来,强调孤独。
小徘徊:轻轻徘徊,动作轻柔,可能表示诗人思绪万千。
惟见:只见,强调眼前景象。
江流去不回:江水滚滚东流,一去不返,象征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忆王孙(其二)》的第二节,作者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汪元量。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历史遗迹的深沉怀念。

"吴王此地有楼台" 这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所在之处,即昔日吴国王者的高楼大厦,透露出一股历史的沧桑感。"风雨谁知长绿苔" 则描绘出这些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已被岁月风霜侵蚀,只剩下青苔覆盖,无人问津,这里的“风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长绿苔”则是自然界对人类历史遗迹的无情覆盖。

"半醉闲吟独自来"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在这种环境中,带着几分酒意,悠然吟咏,彷彿于无人之地独自徜徉。"小徘徊" 一词则增添了一份闲适自得的意味。

最后两句 "惟见江流去不回" 则是诗人的深切感慨。他所处之地,唯有江水不断向前流淌,却不能倒流,这正如同时间和历史一样,一去不复返。这里的“江流”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而“去不回”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永不再来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辉煌遗迹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中风雨和长绿苔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历史的无尽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寄岳麓禅师三首·其三

湘南道价独惊群,知是黄龙的骨孙。

本色住山何所有,白鸥春水自当门。

(0)

瑀上人求诗

道人江南来,快作临川语。

立谈当夕照,乡闾问安否。

坐令十年心,想见西津渡。

少年游诸方,乃欲追佛祖。

清韵不可摹,髣髴见眉宇。

岂止义中龙,当作文中虎。

西风健行李,暂会还径去。

我如社后燕,并立理归羽。

□□□□云,风约聊复住。

勿长应深溪,当作人间雨。

(0)

閒居二首·其一

未许幽人晓梦长,朝朝亲炷佛前香。

有诗为爱袁家渴,无病缘抄陆氏方。

身杂蜑中谁是我,食除蜿外总随乡。

白沙翠竹门前路,疑出西郊向草堂。

(0)

古郡荒藉驿舍卑,岁华羁思两依依。

晓寒破暝清霜凛,暮色笼烟落月微。

风物未谙惟近药,暄凉无定只更衣。

(0)

时可屡欲尝白酒会有客馈余因分以饷之既而惠诗讥酒器之隘因复次深字韵为答时可新买舞鬟甚丽而尚稚故云

解摈先生空傥䓪,草玄夫子独精深。

谈诗亹亹心常折,使酒时时气颇侵。

欲炙已勤知子意,投醪虽俭盖吾心。

端知皓腕如绵弱,故遣涓涓只细斟。

(0)

野狐话颂

含血噀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蓦地唤回,打个筋斗。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