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
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绿杨外,栏杆倚。
瓜皮小艇谁系。古城怅望寂无人,苔深故垒。
一奁翠浪湿斜阳,兴亡不管湖水。
地偏小隐远隔市。喜良宵、月照千里。■■■■■■。
祗高楼茗坐,依依相对。佳境疑在西湖里。
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
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绿杨外,栏杆倚。
瓜皮小艇谁系。古城怅望寂无人,苔深故垒。
一奁翠浪湿斜阳,兴亡不管湖水。
地偏小隐远隔市。喜良宵、月照千里。■■■■■■。
祗高楼茗坐,依依相对。佳境疑在西湖里。
这首《西河》词,由清代词人陈家庆所作,以美成(即周邦彦)的金陵怀古韵为蓝本,描绘了一幅充满怀旧与感慨的画面。
词中开篇“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点明了主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接下来,“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场景:装饰精美的车辆在青石路上缓缓行驶,扬起一片尘埃,傍晚时分,一阵急促的晚风吹过,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动感。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明时节的雨后黄昏,杏花绽放,细雨蒙蒙,远处的烟雾与天边相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景图。这一段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绿杨外,栏杆倚。瓜皮小艇谁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绿柳环绕,倚靠在栏杆旁,想象着瓜皮小艇轻轻系于岸边的情景,既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也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古城怅望寂无人,苔深故垒”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深处,古城墙下,望向空旷无人的景象,古老的壁垒上长满了青苔,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淡淡的哀愁。
“一奁翠浪湿斜阳,兴亡不管湖水”一句,以湖面的翠绿波浪和夕阳的映照,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词人对世间兴衰的超然态度。
最后,“地偏小隐远隔市。喜良宵、月照千里”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天地,在美好的夜晚,月光洒满千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祗高楼茗坐,依依相对。佳境疑在西湖里。”结尾处,词人似乎在想象中回到了西湖,与友人共饮茗茶,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遗迹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