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末之难矣;
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讼乎。
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末之难矣;
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讼乎。
这副对联出自清朝左斗才之手,悬挂于益阳县署门上,蕴含着深刻的治政理念与道德哲学。
“公生明,廉生威”,这两句话强调了公正与廉洁对于治理的重要性。公正是决策与执行的基础,它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廉洁则能树立权威,因为人们相信公正无私的领导者不会滥用权力,从而增强政府的威信。这两者相辅相成,是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品质。
“果哉末之难矣”,这句话表达了实现公正与廉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就能达到的目标。它鼓励官员们勇于实践,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接下来的“礼制心,义制事”,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在内心和行动中体现这些价值。礼仪规范了人们的心灵,使得内心的道德准则得以确立。而正义则指导着实际的行为,确保每一步行动都符合道德标准,不偏不倚。
“必也使无讼乎”,最后这句话表达了追求和谐与减少纷争的愿望。通过公正、廉洁以及遵循礼仪与正义的原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端和诉讼,营造一个更加和平有序的社会环境。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左斗才对于良好治理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于公正、廉洁、礼仪和正义的重视,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不能送君行,强题送君诗。
诗中有鄙语,不是离别辞。
君长不五尺,气若千丈蜺。
谈经掩众口,论道惊群儿。
况君擅才华,文若老吏为。
刚肠乏软语,面折不我随。
人尝论君材,照坐珊瑚枝。
畴能论君心,清静如摩尼。
奈何三十六,未免州县卑。
君装赴国门,仆瘦病马羸。
太仓幸可籴,穷达慎所之。
儒冠易感慨,华屋难伸眉。
纷纷儿女曹,足令壮士悲。
工部贪采药,汉老甘茹芝。
不逢方外人,勿吐胸中奇。
俗士各何在,来登盖徒然。
彼其见湖山,乃特论价钱。
为此可径绝,阴梯阻狙猿。
当有诗酒豪,相将快留连。
一醉抵万宝,高吟对遥天。
下视阛阓儿,污埃尽痴年。
嗟我濩落手,平生负云烟。
题诗不放纵,或似摹印圈。
安得冰雪才,同联座中篇。
春生复秋落,物物犹帝力。
哀哉劬劳恩,甘藟至诚实。
棘心咏诗人,常恐一旦失。
何乃不我报,皎皎如白日。
痛哉胡为生,每念气填臆。
仰君犹长庚,华发萃众德。
岁时捧金樽,门户几万石。
常云我有子,未易先尺璧。
伯仁非碌碌,到此辄自惑。
庶几德有相,睥睨莫我逼。
颇闻君有言,既跌不见谪。
李杜苟齐名,死且不足惜。
孰不斯言愧,谓君寿无极。
岂知属纩书,何为在吾侧。
堂堂古益友,千载同此室。
撼铎倘能参,我泪不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