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广雅尚书樊按察李府丞沈编修游厂肆》
《同广雅尚书樊按察李府丞沈编修游厂肆》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鹤盖何妨竟日停,使君好古到砖瓴。

书坊旧事閒徵遍,秋雨梧桐不忍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古籍书肆中流连忘返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对古物的珍爱之情。

首句“鹤盖何妨竟日停”,以“鹤盖”比喻高官的仪仗,形象地描绘出文人们在书肆停留之久,仿佛是高贵的鹤群在悠闲地漫步。这里的“竟日”强调了时间的漫长,表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古籍的深厚兴趣。

次句“使君好古到砖瓴”,“使君”指官员,“好古”即喜好古物,这里特指古籍。诗人通过“到砖瓴”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官员们深入书肆,仔细翻阅每一本古籍的情景。砖瓴,此处借指书籍,形象地说明了他们对古籍的细致研究和欣赏。

第三句“书坊旧事闲徵遍”,“书坊”指的是售卖书籍的店铺,“旧事”指过去的事情,这里暗示了文人们在书坊中寻找、查阅各种历史文献和故事,表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闲徵遍”则强调了他们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

最后一句“秋雨梧桐不忍听”,以秋雨中的梧桐叶声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文人们在书肆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即使外界环境有所变化,也难以打断他们的思绪。这里的“不忍听”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界的细微声音的敏感,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在书肆中求知、探秘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尊重。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痴儿总向月中求,不信人间剩有秋。

万点尽垂金粟颗,一枝宜上玉搔头。

清香已压龙涎倒,堕萼宜将蚁醑浮。

吟得诗成对花举,不须招客费赓酬。

(0)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送黄一峰游灵隐

重整旧渔蓑。江湖风雨多。好襟怀、近日消磨。

流水桃花随处有,终不似、隐烟萝。南浦又渔歌。

挑云泛远波。想孤山、山下经过。

见说梅花都老尽,恁为问、是如何。

(0)

寄田锡舍人

当年心计此心知,忽忽逢人亦自疑。

枉是忧公生白发,有何长略谢清时。

林僧已怪抽身晚,朝侣犹嫌到阙迟。

多喜通规识幽抱,路遥无处寄相思。

(0)

醉落魄/一斛珠·其六

秋光莹彻。园林□□□□□。如何宋玉□□切。

作赋悲凉,草木□□□。□人自与□□□。

长歌清啸无时节。瓮头且饮□如雪。

不管春花,亦不管秋月。

(0)

减字木兰花·其六

咽津纳气。鼎内须□□□□。□□□□。

□□空铛枉误人。有真不□。□□□□□□□。

□□修持。超出□□□□□。

(0)

点绛唇·其三

阳气初生,万花潜动根荄暖。暗藏芳艳。

未许东君见。恰似温温,铅鼎丹初转。功犹浅。

九回烹炼。日月光华满。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