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
《桂》全文
宋 / 张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痴儿总向月中求,不信人间剩有秋。

万点尽垂金粟颗,一枝宜上玉搔头。

清香已压龙涎倒,堕萼宜将蚁醑浮。

吟得诗成对花举,不须招客费赓酬。

(0)
翻译
痴儿总是向着月亮寻求,不相信人间还剩下秋天。
无数的花朵如同金色小米般悬挂,最适合插在精美的玉簪头上。
清新的香气已经压倒了龙涎香,落下的花瓣应配以蚂蚁酿造的美酒浮起。
吟出诗篇后对着花举起,无需邀请客人来应对酬答。
注释
痴儿:形容极度迷恋或天真的人。
人间剩有秋:人间还有秋天的存在。
万点:形容众多花朵。
金粟颗:比喻花朵像金色小米一样。
玉搔头:指精致的玉簪或发簪。
清香:清新的香气。
龙涎倒:形容香气浓郁,龙涎香被比作。
堕萼:凋落的花瓣。
蚁醑:蚂蚁酿的美酒,古人常用来形容美酒。
对花举:对着花举杯。
赓酬:应答诗文,互相唱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痴儿总向月中求,不信人间剩有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的迷恋,以及他不相信世间还能找到与这美好月色相比的秋意。这不仅是对月亮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完美境界的渴望。

"万点尽垂金粟颗,一枝宜上玉搔头。" 这两句则描绘了桂花盛开的景象,桂花如同金色的粟粒点缀其间,而诗人建议将一枝美丽的桂花戴在头顶,如同用玉石编织成的装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个人高洁品格的象征。

"清香已压龙涎倒,堕萼宜将蚁醑浮。"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馥郁芬芳,甚至超越了传说中的龙涎香气,而“堕萼”指的是果实,诗人建议将这美酒(用桂花酿制)倒入杯中,让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吟得诗成对花举,不须招客费赓酬。"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完成了一首诗篇,他不需要刻意去邀请宾客来赞扬这份美丽,因为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鉴赏者。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艺术创作自信和满足的心态。

作者介绍

张炜
朝代:清   字:子昭   生辰:一○九四~?

杭(今浙江杭州)人(《江湖后集》卷一○)。而《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张伟,字书言,本贯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五十四。仕历不详。《江湖后集》收有《芝田小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芝田小诗》(简称光绪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九芎林庄晚归即景

人影西斜暮色微,萧条满目思依依。

漫空云作糊涂态,撼树风施跋扈威。

岭背林喧寒鹊噪,溪头水急晚潮归。

回途倍觉阴霾甚,山市家家昼掩扉。

(0)

冲寒过杨梅村遇雨

薄暮过荒村,茅檐护竹垣。

人寒如鹭立,犬健作熊蹲。

老树风前舞,浓云岭上屯。

滑泥行不得,听雨倍消魂。

(0)

秋日游栖云岩,作即景画赠许荫庭明经并题

挂壁流泉匹练飞,白云深处叩禅扉。

斜阳一抹秋林晚,古径无人僧独归。

(0)

西河.白门新感,用清真韵

歌舞地。龙蟠胜势谁记。

倾城半面晚妆残,梦云倦起。

八公草木未成兵,真人遥在天际。凝情处,瑟罢倚。

曲终柱凤愁系。一时王谢总寻常,燕迷故垒。

小楼昨夜几多愁,临江休问春水。

涨空蜃气幻海市。甚窥墙、惆怅臣里。

不分阅人成世。

啼鹃泪断,千红都尽,狼籍春光台城里。

(0)

菩萨鬘.前题

青松翠竹原无相。溪声山色光明藏。似有六朝僧。

山中唤不应。一花留半偈。纸上何言说。

待得石能言。三生舌好扪。

(0)

鹊踏枝.秋雨

小雨秋光池上馆。记赏残荷,昼静珠帘卷。

文袖画阑香尚暖。无端唱彻遐方怨。

消歇银筝兼翠管。何限悲欢,历历从头算。

悄立空庭花露泫。夜阑月照凄凉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