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一》
《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峡啼猿恨满编,乐于此外本来全。

累虽犹泥调兼操,高在已忘徽与弦。

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

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

(0)
翻译
三峡中的猿猴哀鸣声充满诗篇,除了这音乐,其他一切都显得平凡。
虽然忙碌,但仍能兼顾音乐和生活,心灵已在其中超越了音符和琴弦的界限。
纸上的文字描述怎能比得上指尖流淌的美妙?那些意境无法传达给他人。
要知道,真正的自然之韵,隐藏在风声、泉水和蝉鸣之中。
注释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个重要峡谷,这里代指壮丽的自然景色。
恨满编:形容猿猴哀鸣声充满了诗人的创作。
犹泥调:比喻即使忙碌也能保持对音乐的热爱。
风泉与露蝉:自然界的风声、泉水和蝉鸣,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韵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和自然之美的诗,通过对琴艺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艺术超然与自然天成的追求。首句“三峡啼猿恨满编”以三峡猿啼喻指古代才子佳人的悲凉情感,已被收录于琴谱之中,表达了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的厚重感。

接着,“乐于此外本来全”,则是说诗人对于音乐有着更为深远的追求,不仅限于已有的乐谱。以下“累虽犹泥调兼操”一句,形容即使是在最基础、琐碎的琴艺练习中,也能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高在已忘徽与弦”,则是说真正高明的琴者已经超越了对名誉和外物的追求,他们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淡然超脱。"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进一步强调诗人对于书面语言的局限性质疑,以及通过手指触键所产生的音乐美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最后,“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则揭示了诗人的理念:真正的艺术之美来自自然,是自然界中风、水声和昆虫鸣叫等天然声音所蕴含的韵味。这种韵味是无法被完全掌握或传承,只能寄托在大自然的风、泉水与蝉鸣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琴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感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晓镜四吟有记

摩空屴崱势巍然,晓发松涛景欲仙。

穷目几忘山立地,到头真觉石擎天。

眼中白日江干起,足下青云洞口连。

绝壁无梯归觉险,千盘螺转尚崖悬。

(0)

论诗·其八

元后明诗辨体裁,扢扬一代亦多才。

七贤久已风流继,四子先将气运开。

谁把新音翻始作,转教别调失原来。

可知当日虞山论,乘隙而攻匪忌猜。

(0)

台郡八景

瀛岛官亭绕翠浓,凭栏听得怒涛冲。

是真万顷潮惊弩,却似千竿竹化龙。

面海多风因激浪,离山无树不关松。

尾闾东泄无涯际,声在流波第几重。

(0)

追和陈紫峰先生游紫帽凌霄塔诗元韵

閒心谁被白云留,抱素真人耽景幽。

不解六花何薄燠,偏教五月或先秋。

名山自感名人赠,胜地犹怀胜会游。

若问前贤读书处,古元室上小丹邱。

(0)

杂诗平韵·其二十八

世味尝来半苦甘,浮生寄托海东南。

名花却被风霜萎,野草偏多雨露涵。

若悟充饥徒画饼,应知解醉早携柑。

小中见大虚中寔,万古乾坤一草庵。

(0)

杂诗平韵·其二十三

碌碌劳人万古情,忙中枉自较输赢。

请看破浪乘风势,亦有拖泥带水行。

不与斯文谁后死,可知若梦尽浮生。

穷途哭罢无人识,谩擅清狂阮步兵。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