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投子,含元殿里。九上洞山,更觅长安。
自从夜雪拥鳌山,一度思量一度寒。
三到投子,含元殿里。九上洞山,更觅长安。
自从夜雪拥鳌山,一度思量一度寒。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十九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修行与悟道的深刻思考。
“三到投子,含元殿里”,开篇即以“投子”和“含元殿”为背景,投子可能指佛教中的投子禅师,含元殿则是古代皇宫中的重要建筑,这里用以象征高深的修行境界或内心的宁静之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多次深入修行,寻求精神上的归宿。
“九上洞山,更觅长安”,“洞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常被用来比喻修行的艰苦历程;“长安”则代表世俗的繁华与理想中的理想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仅在佛教的修行之路上不断攀登,更是在世俗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与和谐。
“自从夜雪拥鳌山,一度思量一度寒”,“夜雪”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鳌山”则可能是对某种高远目标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情境,表达了在追求精神与理想的道路上,每一步都伴随着思考与内心的寒冷,暗示了修行之路的孤独与艰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修行与悟道的深刻体悟,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静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意胜不受暑,交深欲忘言。
子车今日脂,我经何时笺。
卜稼岂无畴,颂橘亦有园。
挂冠特易耳,奈何子盛年。
对南山翠峭。几百年、银青门第转好。梅花弄春小。
向重帘暖处,华筵开早。斑衣簇绕。
舞香云、哄堂颂祷。
稳生涯、都自心田,自有老天堪靠。应道。
□□□□,乐事难逢,可轻过了。
鲈肥蟹健,桑落酒、酿来妙。
称瑶卮争劝,襟怀宽放,一点尘嚣不到。
但从今、家庆年年,醉乡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