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如天际,相期忽岁华。
山空明独树,江晚暗连葭。
作屋皆三益,藏书可万家。
岂无人裹饭,躬自灌园芽。
欲往如天际,相期忽岁华。
山空明独树,江晚暗连葭。
作屋皆三益,藏书可万家。
岂无人裹饭,躬自灌园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欲往如天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暗示着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相期忽岁华"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朋友共度岁月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山空明独树,江晚暗连葭"通过描绘山间明亮的孤独大树和傍晚时分江边芦苇的暗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作屋皆三益,藏书可万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他设想自己的居所既能修身养性,又能容纳万卷藏书,寓意着他对学术的广博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
最后两句"岂无人裹饭,躬自灌园芽"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即使有人愿意帮助,他也更愿意亲自劳作,亲手种植,体现了他的独立精神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陈傅良在病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猗兰出众草,岁晚不可采。
幽幽涧底松,独立色不改。
成都有云昆,达识我所骇。
形骸判土木,轩冕那能浼。
端怀三釜养,尚赞百里宰。
人方笑渠聋,我独悲众瞆。
经行阊阖里,指述纷稚艾。
爱之不可见,暮色生寒霭。
一区已有宅,三径可无待。
他年归去来,垂白看戏綵。
林园日成趣,鸡犬亦自在。
回看是非场,蛮触谁胜败。
收身要闲健,肯坐老病悔。
我亦钓横塘,相望渺云海。
南行几万里,亲旧书亦缺。
谁知倾盖交,乃胜白头节。
去国日已远,凄凉瘴烟窟。
未著绝交书,已叹交游绝。
门前空雀罗,巷语纷鴃舌。
怪君一事无,访我此穷发。
自怜甑生尘,每愧羹屡颉。
何以为子娱,江水清可啜。
男儿重志气,勿使变穷达。
宁甘一瓢乐,耻为五斗折。
火急数相聚,回头君欲别。
一榻当再悬,重来为君设。
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
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
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