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前凿方池,聊以供涤砚。
云影与天光,波静时时见。
斋前凿方池,聊以供涤砚。
云影与天光,波静时时见。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方池之美。诗人王绂在斋前开凿一方池,不仅是为了日常的洗涤之便,更是在这方寸之间营造出一片清幽之地。池水清澈,云影与天光倒映其中,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美丽画卷。每当水面平静之时,这些自然元素的倒影便清晰可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花则一名,种分三色,嫩红妖白娇黄。
正清秋佳景,雨霁风凉。
郊墟十里飘兰麝,潇洒处、旖旎非常。
自然风韵,开时不惹,蝶乱蜂狂。携酒独揖蟾光。
问花神何属,离兑中央。引骚人乘兴,广赋诗章。
几多才子争攀折,嫦娥道,三种深香,状元红是,黄为榜眼,白探花郎。
千林凋尽,一阳未报,已绽南枝。
独对霜天,冒寒先占花期。
清香映月浮动,临浅水、疏影斜敧。
孤标不似,绿李夭桃,取次成蹊。纵寿阳、妆脸偏宜。
应未笑、天然雅态冰肌。寄语高楼,凭栏羌管休吹。
东君自是为主,调鼎鼐、终付他时。
从今点缀,百草千花,须待春归。
霁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
梅飘馀片积,日堕晚光残。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
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
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