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侯赋郊居,有圃非远而。
春至百卉芬,珍木郁参差。
畴为当心者,名朴了不奇。
直上三百尺,旁樛千万枝。
雨雪避弥漫,日月为蔽亏。
上覆柴桑庐,下荫中散池。
微风荡浮萍,莹作青琉璃。
时时手一编,骄旸我何知。
返照自西来,胡床与俱移。
柽柳不盈把,樵采来相欺。
豫章甫蔽牛,匠石已见窥。
人命故匪长,巧者复凿之。
请以庄生社,咏为大朴辞。
隐侯赋郊居,有圃非远而。
春至百卉芬,珍木郁参差。
畴为当心者,名朴了不奇。
直上三百尺,旁樛千万枝。
雨雪避弥漫,日月为蔽亏。
上覆柴桑庐,下荫中散池。
微风荡浮萍,莹作青琉璃。
时时手一编,骄旸我何知。
返照自西来,胡床与俱移。
柽柳不盈把,樵采来相欺。
豫章甫蔽牛,匠石已见窥。
人命故匪长,巧者复凿之。
请以庄生社,咏为大朴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郊外的居所,园中春意盎然,百花齐放,珍稀树木繁茂生长,枝叶参差。园内环境幽静,覆盖着柴桑庐舍和中散池塘,微风吹过,浮萍荡漾,犹如一片青色的琉璃。隐士时常手捧一卷书,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不觉骄阳的炙烤。夕阳西下,光影交错,他的胡床随着光线移动。园中虽有柽柳,但被樵夫采摘,显得有些破败。巨木豫章遮蔽了牛群,却引来了匠人的目光。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技艺高超的人往往破坏自然之美。最后,他引用庄子的思想,赞美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即“大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工雕琢的反思。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
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
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
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
气肃牲牷登豆列,光浮玉帛鼓钟陈。
釐樽馨馥初将酒,燎火辉煌不尽薪。
煖入管灰宵动玉,漏催宫箭晚传银。
紫烟轻拂仙韶远,黄道重旋御仗新。
肃驾凫趋环左掖,庆成嵩祝彻中宸。
忭欢自叶迎阳义,抟捖知回造物仁。
九塞无虞烽尽息,万年有道福长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