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踏枝·其五》
《鹊踏枝·其五》全文
清 / 王鹏运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谁遣春韶随水去。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

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

蜡烛有心镫解语。泪尽唇焦,此恨消沈否。

坐对东风怜弱絮,萍飘后日知何处。

(0)
鉴赏

这首《鹊踏枝(其五)》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开篇“谁遣春韶随水去”,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仿佛是大自然的韶华被无情地带走,让人不禁感伤。接着“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描绘了主人公在花前月下,借酒浇愁,忘却时间流逝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境界。

“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两句,通过描写大堤上芳草更迭、相思树遍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相思树象征着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时光流转,这份情感依旧如影随形。

“蜡烛有心镫解语,泪尽唇焦,此恨消沈否”几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蜡烛和灯比喻为有情感的载体,它们见证了主人公的泪水与痛苦,似乎在倾听他的心声。然而,面对无尽的离愁别恨,是否能找到解脱,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最后,“坐对东风怜弱絮,萍飘后日知何处”以东风中的弱絮和随波逐流的浮萍为喻,表达了对命运无常、未来未知的忧虑。弱絮随风飘荡,浮萍随波逐流,都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奈。

整体而言,《鹊踏枝(其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哀叹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作者介绍
王鹏运

王鹏运
朝代:清   字:佑遐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生辰:1849—1904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
猜你喜欢

武昌府署厅事联

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0)

归有光祠联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篇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0)

保定湖广会馆

朱鸟丽南天,两戒山河真照耀;

苍龙瞻北阙,千秋江汉自朝宗。

(0)

对联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0)

九日同群僚登高

淡荡晴晖杂素光,碧峰遥衬白云长。

好看塞雁归南浦,宜听砧声捣夕阳。

满野旌旗皆勋色,千株橘柚尽含芳。

锦袍分赐功臣后,因向龙山醉羽觞。

(0)

余省画蝶卷

翩翾锦绣丛,蚑栩玻瓈影。

无色香常住,消得忙中静。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