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篇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篇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此联赞颂了归有光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上联“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高度评价了归有光在水利方面的贡献,认为他的学术研究并非空谈,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实际问题,对三江流域的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功绩应被后世铭记,甚至以祭祀的方式表达敬意。
下联“经师偏晚达,篇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则赞扬了归有光在学术道路上的独特见解和不拘一格的风格。尽管他可能在学术生涯中有所迟疑或不被理解,但最终他的理论和著作得到了认可,甚至超越了同时代的学者,如同韩愈、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中的“七子”,他的思想和作品同样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接纳。此联通过对比手法,既肯定了归有光在学术上的独到之处,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
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