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
梅飘馀片积,日堕晚光残。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
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
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霁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
梅飘馀片积,日堕晚光残。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
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
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新生的赞美之情。
"霁日彫琼彩"一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初春阳光透过云层折射在大地上的斑驳景象。"幽庭减夜寒"则传递了一种空间感,庭院中夜晚的寒冷正在悄然消退。
接下来的"梅飘馀片积"和"日堕晚光残",诗人通过对落梅与夕阳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脆弱的主题。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在寒冷中依然绽放,而"晚光残"则是对即将消逝之物的一种留恋。
"零落偏依桂"和"霏微不掩兰",诗人通过桂树与兰花的形象,表现了生命力强弱的对比。尽管兰草零散,但它们仍旧散发着淡雅的香气,没有被寒冷所掩盖。
"阴林披雾縠"和"小沼破冰盘"则描绘了一种朦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树木与水面都在春天的气息中苏醒,展现了生命力与季节更替的交响。
最后一段"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通过对园墙、竹林和冰冻的细致描绘,再次强调了初春景象中的美好。"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种美好的时节中探寻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深度。
书生携我城外山,童仆举火何其难。
流萤入户光自照,蟋蟀在床鸣不闹。
予家既破牛马走,世上饥寒无不有。
何人共此患难中,与君且醉重阳酒。
孔融既逝宾客稀,丈夫熟视何所为。
素秋零落色不瘁,纷纷轻薄皆小儿。
我欲歌,听者疑。我重泣,如绠縻。
以此叹息无古道,千载相思在管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