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
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
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
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的场景,但并未得到家人的欢迎和喜悦。"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表达了一种沮丧和孤独的情感,这里的“利”可以理解为期待的收获或者家庭成员对其归来的关注与重视,而“骨肉亦不喜”则是强调即便是血亲也无法感到快乐。这种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单。
然而,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唯有家中的黄犬对诗人的归来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情感联络。“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黄犬在古代象征着忠诚和守护,而这里它不仅没有被冷漠对待,反而以摇动尾巴的方式表达了对主人的喜悦和期待。这段落通过犬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纯粹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是无条件且真挚的,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隔阂,以及动物所特有的纯净情感。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哀愁和对自然界的情感寄托,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也反映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人间真挚关系的渴望与无奈。
六朝千古台城路,伤心几番兴废。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风尘万里。
奈迁客驱驰,去程迢递。
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
春风凤皇台上,转蓬回首处,应叹身世。
江总情深,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斜阳某水。
且净洗缁衣,任休行李。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
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阑起叹息。
人隔吴王故国。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东风旧游历。
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无情征旆催离席。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恍疑见颜色。空惜。鬓毛白。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
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