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半面绕芳池,日永窗移树影迟。
花带馀香归燕垒,絮飞零粉上蛛丝。
眼前物象心生幻,閒里天机静自知。
不觉吟高惊宿鸟,一声幽韵出深枝。
小亭半面绕芳池,日永窗移树影迟。
花带馀香归燕垒,絮飞零粉上蛛丝。
眼前物象心生幻,閒里天机静自知。
不觉吟高惊宿鸟,一声幽韵出深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独坐小亭,四周环绕着芬芳的池塘,阳光洒落,树影婆娑,时间仿佛静止。燕子归来,花香随风飘散,柳絮轻舞,落在蛛网上,增添了几分春意。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致相映成趣,于闲适中体悟到自然界的奥秘。夜幕降临,诗人的吟唱惊动了栖息的鸟儿,悠扬的韵律从深邃的枝头传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沉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烂醉高阳池,长啸辟疆园。
当时自谓乐,主人岂无烦。
方塘我所有,嘉木亦已蕃。
盛夏每数来,天高众星繁。
露下莲花香,风生荷叶翻。
微月衔林端,光照瘿藤樽。
饮之心为清,如洗浊水源。
念此宁久居,行矣驾折辕。
悽然仰屋叹,千载屹常存。
阅人犹传舍,过者谁可言。
仓颉鹳鸟迹,于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
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
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
虫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宋更?作騧,秦易罪为罪。
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
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
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
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
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
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
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会。
林生最晚出,纷乱尤自恣。
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赑屃。
却思荆舒祸,对此频雪涕。
凭谁掩其恶,水火为焚弃。
《读林罕小说》【宋·晁公武】仓颉鹳鸟迹,于是创文字。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虫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宋更?作騧,秦易罪为罪。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会。林生最晚出,纷乱尤自恣。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赑屃。却思荆舒祸,对此频雪涕。凭谁掩其恶,水火为焚弃。
https://shici.929r.com/shici/SkHL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