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宝觉》
《示宝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bǎojué
sòng / wángānshí

宿liǎngzhuǎnxiāofáncháoyúnyōngqīngjiǒng

xiāoxiāoliǔruǎnmàimàihóngliàng

yǒu怀huáihuāngchéngxīng

yōurénshìguògòngqiángyīnjìng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

“宿雨转歊烦”与“朝云拥清迥”两句,通过对雨后湿润空气和清晨浮动云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微湿的早晨氛围。这里,“宿雨”指的是夜晚下的雨,带来了湿润的空气,而“朝云”则是早上天边飘浮的云朵,它们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柔和;而红色的蕖(一种野花)则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更加鲜艳夺目。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细部的观察,传达出自然界在雨后更显生机与活力的美。

“默卧如有怀”表明诗人正在安静地休息,却又似乎心里藏着什么秘密或是情感。这种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而深沉。紧接着,“荒乘岂无兴”则显得有些出乎意料,诗人的兴致似乎被周围的自然景象所激发,即便是在偏远荒凉的地方,也能找到诗意的源泉。

最后两句“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描绘了一个隐士般的人物,他与诗人一同享受着那条位于墙影下的小路。这里,“幽人”指的是那些喜欢独处、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清高之士,而“共取墙阴径”则传达出一种对静谧生活的共同向往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它不仅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五

九年面壁,有理难伸。三日耳聋,无辞可措。

堪悲堪笑,自昔自今。

尽道以心传心,一向将错就错。

年代深远,疑案难稽。

既然呷汁罪同,合与一状领过。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三三

一非一,二非二。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

一即一,二即二。仰面见青天,低头亦见地。

(0)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九

浑崙拈起好风规,石火明明已较迟。

不落金峰窠窟里,会须赤手讨便宜。

(0)

颂古三十八首·其八

自有觅不得,无端面发红。翻身吃一?,两手摸虚空。

(0)

偈颂二十三首·其四

昆崙之水易发,少林之春难芳。

一臂忽断,九年顿忘。

雷晕纹于象齿,花酿蜜于蜂房。

派列枝分兮子孙繁碎,乌非马似兮言语文章。

(0)

偈颂二十三首·其十四

荡尽是非窠窟,截断葛藤露布。

今日放开布袋,不要东去西去。

拗折拄杖,向者里住。

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