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
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
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
天生胡汉族类异,古无汉女为胡姬。
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
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
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
此生失意甘远去,此心恋旧终怀归。
胡天惨淡气候别,风沙四面吹穹庐。
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
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
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
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
天生胡汉族类异,古无汉女为胡姬。
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
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
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
此生失意甘远去,此心恋旧终怀归。
胡天惨淡气候别,风沙四面吹穹庐。
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
此诗描绘了明妃被迫远嫁胡地的悲凉情怀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掖庭国色世所稀”表明明妃之美丽,在当时乃是罕见;而“不意君王初未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不被理解的情绪。
诗人通过“欲行未行始惊惋,画史乃以妍为媸”两句,传达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对美貌将被记录历史却变成不足道的遗憾。随后的“约言已定不可悔,毡车万里随单于”则是无奈接受命运安排,踏上远嫁之路。
在“天生胡汉族类异,古无汉女为胡姬”中,诗人强调了民族之间的差异和传统观念,而“高皇兵败白登下,归遣帝子称阏氏”则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映出政治联姻背后的苦涩。
“欲平两国恃一女,乌乎此计何其疏”表达了诗人对于以个人牺牲为代价的和亲政策的深刻怀疑。接下来的“至今和亲踵故事,延寿欺君何罪为”则是对这种政策长久以来所带来的伤害与不公的控诉。
最后,“此生失意甘远去, 此心恋旧终怀归”表现了明妃虽然身在异乡,但内心依然对故土充满眷恋和无奈接受现实。"胡天惨淡气候别,风沙四面吹穹庐"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孤独的生活氛围,而“琵琶曲尽望汉月,塞雁年年南向飞”则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明妃的个人经历,抒发了对于政治联姻、民族隔阂以及个人的悲欢离合等主题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