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默默》
《默默》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默默长年有所思,世间谈笑强追随。

苍髯欲出朱颜谢,更觉求田问舍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wángānshí

chángniányǒusuǒshìjiāntánxiàoqiángzhuīsuí

cāngránchūzhūyánxiègèngjuéqiútiánwènshèchí

注释
默默:静静地,无声无息。
长年:多年,长久。
有所思:心中有思念的事情。
世间:人世间,社会上。
谈笑:交谈嬉笑。
强追随:勉强去追赶,试图融入。
苍髯:胡须花白,形容年老。
朱颜:红润的面色,常指年轻人或美好的容颜。
谢:衰退,凋零。
更觉:更加感到。
求田问舍:本意为购置田地房产,此处比喻追求世俗生活,不关心国家大事。
翻译
默默地长久以来心中有思念
在世间谈笑风生中勉强追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开篇“默默长年有所思”,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一直怀揣着某种深刻的思考,可能是对人生、社会或自然的深入思考。这份沉思不为外界所动,也不随世间的喧哗而改变。

紧接着“世间谈笑强追随”,则是在表明诗人对于那些世俗中的人情冷暖和喜怒哀乐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这里的“强追随”并非真正的心之所向,而是一种无奈的随波逐流,显示了诗人对世间纷争的一种看破不论的豁达。

第三句“苍髯欲出朱颜谢”,则是通过形象鲜明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易逝和生命有限。这里的“苍髯”指的是白发,而“朱颜谢”则是面色红润逐渐消退,这两者结合起来,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年华老去、体力衰减的状态。

最后一句“更觉求田问舍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意识到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居所的询问和选择,都显得有些犹豫和迟缓。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还透露出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情感和生存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淡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生命易逝和年华老去的一种无奈和悲凉,但这种情感并未使诗人失去其内心的坚定和宁静。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樗寮生日

长庚流煇千丈强,斗南夜气浮耿光。

晋唐以前旧人物,翩然乘风下大荒。

平生厌官不爱做,自歌招隐山中住。

后园明月手自锄,多种山前老梅树。

岁寒心事梅花清,沧浪白发梅花明。

有时指花对客道,此是吾家难弟兄。

上国春风醉桃李,过眼纷纷付流水。

禁得清寒耐后霜,幽独何曾有如许。

今年枝间著子无,黄金作颗应累累。

想见日长庭院静,时时绕枝如哺雏。

摘来不用供调鼎,且唤曲生相管领。

等閒一醉一千年,莫遣东风吹酒醒。

(0)

偈颂十八首·其七

寒一上,热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0)

偈颂十二首·其六

今日则有,明日则无。天何高,地何极。

谓吾灭度,谓吾不灭度。一个死尸,许多狼藉。

我观灵山百万大众,惟波旬却有丈夫气息,面赤不如语直。

(0)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四

无蒲团禅板与诸人厮睚,无金圈栗蓬与诸人吞吐。

水清月分明,云散山呈露。

山僧结夏来,赢得紧闭户。

(0)

松月轩

白云岩上月,太平松下影。

东山大导师,指作一片境。

若作境会孤东山,不作境会隔重关。

盖天盖地这一著,分明似镜见还难。

认作清凉转炎热,扫除光影成途辙。

广寒宫殿等虚空,不信问取苍髯翁。

(0)

和吴山泉知府

乱来谁访古,杖屦竹边闻。

小立真堪画,閒谈亦自文。

长翁千载语,中允百年坟。

寂寞庐山下,幽寻独有君。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