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景德塔》
《登景德塔》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

邑屋如蚁冢,蔽亏尘雾间。

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

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jǐng
sòng / wángānshí

fàngshēnqiānrèngāoběiwàngtàixíngshān

kuīchénjiān

niànzhōngréndāngrénxián

míngsànxiānghái

shuíwèixiánwán

jiànlíngguìnánpān

kuìxīnwèishǒuyán

注释
太行山:中国的著名山脉。
蚁冢:比喻密集的房屋。
闲:空闲时间。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
物物各自我:万物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贤与顽:贤良与愚顽之人。
贱气:卑贱的地位。
贵气:高贵的地位。
心未齐:内心不平和,未能统一对待。
俛首:低头,表示谦逊或认错。
翻译
我置身于千仞高峰之上,向北遥望太行山脉。
城中的房屋像蚂蚁窝一样密集,淹没在尘雾之间显得微不足道。
想起屋里的这些人,又有多少能有空闲时光。
鸡鸣时分,人们纷纷起床各自忙碌,直到夜晚才一起归来。
万物各自行事,谁又能分辨贤良与愚顽。
卑贱者容易被轻视,高贵者难以亲近。
我内心惭愧,未能做到平等对待,低下头以示谦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观照世间的高远境界。诗人站在千仞之高的景德塔上,北望太行山,俯瞰下方的邑屋如同蚁穴般渺小,尘雾弥漫之间,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是对物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与看破。诗人通过这种视角,对屋中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思考,估量其中可能有几人能够保持心灵的闲适。

接着,诗人写到了鸡鸣之声,人们从四处聚集,再到夜幕降临时相互返回各自的居所。这一段落展示了日常生活的循环往复,同时也映射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自然而然。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每个存在都有其自身的道理,不必去评判孰优孰劣。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然而,接下来的几句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则表达了一种社会现实的批判,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使得人们难以真正达到心灵的平静。这种现象让诗人感到内疚,因为自己的心态还未能完全超脱世俗的纷扰。

最后一句 "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 表达了诗人的自责之情,认为自己尚未达到心灵的平和与纯净,因此低头表示羞愧,一脸愁苦。这也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不懈努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吴观岱松风图

去年苍柏曾吾寿,此日青松又入图。

好著茅亭覆嵇阮,山河天地觅黄垆。

(0)

正月十二十三夜纪事

不是咸阳岂洛阳,九衢如沸切霄光。

自焚正作佳兵鉴,善将宁无禁暴方?

坊市周星供一閧,掖闱通夕备非常。

担囊揭箧臣何畏,睡足灯前自读庄。

(0)

新秋感兴十二首·其四

牙旗双引海中天,列宿通宵向水悬。

佛国鱼龙朝汉节,祆祠风雨记唐年。

莓苔暑挂鲛人屋,玳瑁秋生贾客船。

地下甘陈无问者,争传奉使得张骞。

(0)

留滞都下日久时有唱酬

李谢王袁宿草萋,区区风雅亦陵夷。

薛能自忖无功业,不耻粗官好说诗。

(0)

次韵题章侯博古牌刻本三首选二·其一

一剑雄驱十万夫,莫将三岛玩倭奴。

绝秦诅楚吾何与,忍弃龙兴旧版图。

(0)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其一

画派兼收南北宗,别开境界妙清空。

诗人各有千秋想,岂必衡量白石翁。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