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萧萧白日寒,单车西去报燕丹。
诗人未必真平淡,寄语钟嵘仔细看。
易水萧萧白日寒,单车西去报燕丹。
诗人未必真平淡,寄语钟嵘仔细看。
这首诗《易水萧萧白日寒》是清代诗人李希圣的作品,通过描绘易水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燕丹及其事迹的感慨。首句“易水萧萧白日寒”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易水边秋风萧瑟、阳光微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接着,“单车西去报燕丹”一句,借用了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描述了燕丹派遣荆轲西行,前往秦国完成使命的情景,暗含着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后两句“诗人未必真平淡,寄语钟嵘仔细看”,则转而探讨诗歌创作的本质。诗人认为,即便是看似平淡的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读者细细品味。这里提到的“钟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编撰了《诗品》,对诗歌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价。诗人通过这句寄语,鼓励钟嵘这样的文学评论家,要深入理解并欣赏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平淡或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还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文学批评家的期待与引导。通过对比历史与文学,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态度。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