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日》
《腊日》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0)
注释
腊日:农历十二月最后几天,也指节日。
暖尚遥:温暖还遥远。
冻全消:冰雪全部融化。
侵陵:侵袭,覆盖。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象征母爱。
漏泄:透露,泄露。
良夜:美好的夜晚。
紫宸朝:皇宫,代指朝廷。
口脂面药:古代妇女使用的化妆品。
恩泽:皇帝的恩赐。
翠管银罂:翠绿色的玉笛和银制的容器。
翻译
每年的腊月还很寒冷,今年却早早地解冻了冰雪。
白雪覆盖的景象如同萱草般侵染,春天的气息从柳条中泄露出来。
纵情饮酒想要在美好的夜晚沉醉,从皇宫归来才刚解散早朝。
口脂和面药随着恩泽一同降临,翠绿的玉笛和银瓶从天而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画面,通过对比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慨。首句“腊日常年暖尚遥”表明往年腊月(农历十二月,即冬季)仍旧是温暖的,但今年却大不相同,“今年腊日冻全消”显示了异常的寒冷,连续几年的积雪都已融化。

接下来的“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则写出了雪融后草木复苏的情景。诗人细致地观察到雪水浸透了陵园(古代帝王墓地),而原野上的小草也得以生长。此外,“漏泄春光有柳条”更添一笔,柳树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至于“纵酒欲谋良夜醉,仍家初散紫宸朝”,则是诗人表达了想要借助美酒来忘却世事烦恼的愿望。“良夜”指的是值得享受的良辰美景,而“仍家初散紫宸朝”则意味着皇宫中的早晨雾气已经散去,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通过对日用品的描写,如同古代贵族使用的口红和面粉,以及精致的化妆用具来赞美皇家恩泽的广泛与深远。这里的“翠管银罂”形容的是精美的化妆工具,而“九霄”则是对天空的一种美称,象征着高远和辽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悟以及对皇恩浩荡的赞颂。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归云堂

浮云本无心,人心逐云去。

更作归云堂,云归竟何处。

(0)

折杏子

天暖酒易醺,春暮花难觅。

意行到南园,杏子半红碧。

轻风动高枝,可望不可摘。

耸肩跂一足,偶尔攀翻得。

攀条初亦喜,折条还复惜。

小苦已自韵,未酸政堪吃。

聊将插鬓归,空樽有馀沥。

(0)

书王右丞诗后

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

忽梦少陵谈句法,劝参庾信谒阴铿。

(0)

梳头有感二首·其一

身在荷香水影中,晓凉不与夜来同。

且抛书册梳蓬鬓,移转胡床受小风。

(0)

病中二首·其一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

(0)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木杪见云生,前峰聊注目。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