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二首·其一》
《病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

(0)
注释
虚名:名誉、虚幻的名声。
毕竟:终究、到底。
耳边风: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梦入:进入梦境。
巢由:巢父、许由,古代隐士,这里指理想或追求。
贫窭:贫穷、匮乏。
防鬼笑:防止被鬼神嘲笑,比喻避免不幸。
悲哀:悲伤。
途穷:道路尽头,比喻困境。
胡沙:北方的沙漠。
惊弦雁:弦音使雁惊飞。
水国:水乡、湿润地区。
食蓼虫:以蓼草为食,形容生活艰难。
得似:但愿能像。
无好味:没有美好的享受。
病馀:病后。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
翻译
虚名终究像耳边风,梦境中的追求都成空。
贫困无法防止鬼神嘲笑,悲伤更在人生困厄时加重。
十月的沙漠让弦音惊飞大雁,三年的水乡生活只能吃蓼草。
如果能像这样没有好滋味,病后余生我将是衰弱的老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病中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苦闷心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明世间的名誉如同耳边的风,转瞬即逝;而往日的繁华好梦,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为乌有。这反映了诗人对虚幻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失望。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这里,“贫窭”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顿局面,而“鬼笑”则隐喻着命运的嘲讽。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无奈。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景象。“胡沙”、“惊弦雁”形容战乱频仍,“水国”、“食蓼虫”则暗示着生活在边塞地区的艰难和贫瘠。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战争与贫困的深刻体验。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体健康的渴望,以及在疾病缠绵中对美好事物的淡漠。同时,“明日即衰翁”则是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痛苦与绝望中的自我超越,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驯虎岩

害物无如猛兽雄,惧心不起兽难从。

能探虎口同儿戏,异类从兹不见踪。

(0)

湘岸道中

按行又复到江干,近水遥山照眼寒。

从此潇湘在胸次,不须更向画图看。

(0)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其三

闲斋人静日方中,想见先生睡思浓。

只么赏情殊有味,趁衙杂沓任黄蜂。

(0)

示伯羽·其二

偃蹇我如蛙伏井,飘零君似鹊寻枝。

回头十二年前事,一笑那能似彼时。

(0)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其一

低篷掀起凑平沙,略见玲珑八九花。

自有青天衮明月,灵台长见影横斜。

(0)

山友辞.婆饼焦

婆饼焦,婆饼焦,深山无事奚多劳。

青林窈冥卧展转,绿树蓊郁飞逍遥。

脆枝弱,韧枝强,惟闻呼饼不闻香。

呜呼此友兮频相招,暮烟漠漠风潇潇。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