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
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
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景象,通过对竹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开篇“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即设定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他在竹边饮酒,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无尽的向往。
接下来的“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则描绘出冬日竹林的景象,竹枝上积着雪花,而竹叶间似乎还带有一丝冷风。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画面,把读者带入到了这个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自然环境中。
“萧飒疑泉过,萧回有径通”中的“萧飒”形容竹叶在风中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场所,也隐含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通道。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则进一步描写竹子如何从地里生长出来,甚至穿过墙壁,与邻近的竹丛相连。这种描写突显了竹子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连续性。
“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中的“疏影”指的是竹叶在阳光下投射在窗外的稀疏阴影,而“清音”则是指琴声,这里暗示了诗人不仅欣赏自然,还喜欢艺术和音乐。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表达了诗人对竹林景象的沉醉,他整天都在观赏这个美丽的场景,就像他已经与这个环境共同经历了许多季节一样。
以下几句“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则是对竹林中更广阔视野的描写。诗人提到了远处的歌声和近处的琴声,以及他对细小露珠和绵密细雨的喜爱。
最后,“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则是诗人对更远景象的描绘,他提到了遥远的山谷和河流,以及自己所处位置的美丽景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结客少年场,少年本同调。
肝胆各自悬,持之以相照。
我有百鍊剑,五花骢,不敢自爱惜,拔剑赠马期相从。
憧憧车马都门道,花发鸟啼风日好。
颜朱鬓绿艳青春,第一成名须在早。
铜盘登坛歃血时,白日青天闻苦词。
男儿赌命报知己,莫遣衰老徒伤悲。
手持一尊酒,自唱马上歌。
目光棱棱发上指,年少无成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