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荒城外,频年汗马场。
舟车通馈饷,部曲杂耕桑。
幕府文书暇,烽楼警逻长。
山公有爱将,日醉习池旁。
汉水荒城外,频年汗马场。
舟车通馈饷,部曲杂耕桑。
幕府文书暇,烽楼警逻长。
山公有爱将,日醉习池旁。
这首明代诗人甘瑾的《赠人戍襄阳》描绘了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首句“汉水荒城外”,以汉水和荒凉之城为背景,展现出戍边之地的偏远与荒凉。次句“频年汗马场”强调了常年征战的生活,暗示了戍卒的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舟车通馈饷,部曲杂耕桑”描绘了军民共同参与后勤支持的场景,既有物资运输,也有士兵与百姓一同耕作,体现了边疆的自给自足和军民融合的和谐景象。
“幕府文书暇,烽楼警逻长”则转而描述戍卒在处理文书之余,还要警惕烽火报警,守护边疆安宁,生活紧张而有序。
最后两句“山公有爱将,日醉习池旁”,以“山公”(指山简,西晋名士,好酒)的典故,表达了对戍将的赞赏,他们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借酒消愁,显示出一种豪放不羁的边塞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戍守襄阳的将士们坚韧的生活状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抆泪别妻子,登山望归舟。
舟远望不及,岩溜鸣咿嚘。
足茧坐绝顶,晚色忽已稠。
凄其杜宇声,问我胡为留。
抚襟独浩叹,泪下不可收。
三年足别离,此泪良有由。
区区驹隙中,为形役不休。
为形役尚可,为人役何求。
渊明独何人,我乃如拘囚。
亲老方倚门,甘旨谁供羞。
子幼未知学,择师谁与谋。
鬼蜮闪光怪,虎豹嘷昏幽。
世路委丛棘,吾道若缀旒。
岂无知我者,应谓我心忧。
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
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