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秀才山风亭小饮》
《俞秀才山风亭小饮》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炎炎千室热如烘,亭压山头独有风。

雨意生狞云彩黑,秋容细碎树枝红。

半天斜日归心动,一面平川醉眼空。

却是梦魂无所得,人间岂少翠微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景象。开篇“炎炎千室热如烘”,形容炎热的天气,人们躲在屋内却仍然感到炙热无比。紧接着,“亭压山头独有风”,则转换了环境,将视线引向一处高地上的亭子,那里有清风徐来,给人带来片刻的凉爽。

“雨意生狞云彩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夏雨,而“秋容细碎树枝红”则描绘出初秋时节,树叶开始转色,但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一种美好期待。诗中对景色的描写生动传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凉爽环境的向往。

“半天斜日归心动”表现出随着太阳偏西,诗人的内心开始活动起来,或许是因为日影的移动,让他思念起某个地方或是某种情感。紧接着,“一面平川醉眼空”,则是一幅宽广平原上的景象,诗人仿佛在这片空旷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却是梦魂无所得,人间岂少翠微宫”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尽管他寻找着理想中的避暑之地,但这些终究如同梦幻一样难以捕捉。而现实中,这样的美好场所又何其多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凉环境的追求,以及他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当涂将归留别葛谦斋

残春南寺客,日日计归程。

旅梦松阴满,乡思艾叶生。

莺花催客恨,风雨壮溪声。

莫作江南客,从来多旅情。

(0)

吴江晚泊

系艇松陵道,天空候雁过。

晚山云影薄,秋水月明多。

客路凭舟楫,人烟近薜萝。

苍茫芦荻外,鸥鹭满晴莎。

(0)

长干行

妾冢旧住古长干,荡子风涛十八滩。

一逐江潮去不返,年年江上孤帆远。

正是离人肠断时,湓城月出浔阳晚。

(0)

上谷晤林羽夫

昔年曾在蓟门游,歧路东西二十秋。

握手岂期惊喜半,论交转觉别离愁。

风尘老大余青眼,书剑飘零笑白头。

一忆故园松菊冷,归心乡梦两悠悠。

(0)

短歌行

有酒当歌,歌亦莫苦。来日如归,曾不俟我。

牙须䰄䰄,积水生苔。苔生水枯,使我心哀。

青天为舟,日月为桨。渡我百年,他人嗣往。

蜉蝣匪短,嵩岳匪长。人悲有余,我乐未央。

何用为乐,与彼婴儿。仰视苍苍,生不自知。

何用为乐?与彼草木。蒙蒙尔心,俾无饥渴。

何用为乐?与彼山阳。朝行九州,夕不遗光。

何用为乐?与彼瓦石。中无肺肠,饮食不得。

何用为乐?与彼浮云。逢逢天飞,首尾无因。

何用为乐?与彼流水。出入鱼腹,长生无死。

生死同寄,形影俱虚。但当欢乐,终我须臾。

(0)

古意·其十二

长星三十丈,有孛如车盖。

太白当昼明,日轮不能大。

朝闻泰山吟,暮见鬼神旆。

磷火化列星,哀鸿作天籁。

神京正嵯峨,河山自根蒂。

雕题贡名马,卉服献珠贝。

灾患亦不生,妖祥复何害。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