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心是佛颂》
《即心是佛颂》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shìsòng
sòng / zhāngbǎiduān

xīnxīnxīncóngláijiēwàng

ruòzhīxīnshǐshìzhēnshēn

shēnméiyàng

yuánguānghánwànxiàng
zhīzhēn

xiāngzhīxiāngshíxiāng
fēifēikōngfēikōng

dòngjìngláiwǎng
tóngyǒu

nánnánshènántīngwàng
nèiwàiyuántōngdàochùtōng

guózàishāzhōng
shāhánqiānjiè

shēnxīnwàntóng
zhīzhīhuìxīn

rǎnzhìwèijìng
shànèqiānduānsuǒwèi

便biànshìnánjiā

注释
佛:佛教中的最高觉悟者。
心:内心, 心灵。
妄物:虚幻的事物。
无佛:没有固定的佛像或概念上的佛。
真如:佛教中表示真实不变的本质。
法身:佛教中指本自具足的佛性。
万象:宇宙万物。
无体之体:无形却有实体。
无相之相:无固定形状却有实质。
非色非空:超越物质和虚无。
不动不静:超越动静对立。
难取难舍:难以捉摸, 难以割舍。
难听望:难以期待。
内外圆通:内外一致, 无所不通。
一佛国:佛的国度。
大千界:佛教中形容宇宙广大。
身心:身体和心灵。
无心法:不执着于心念的法门。
净业:清净的修行。
南无:佛教用语,表示尊敬。
迦叶:古印度佛教大师。
翻译
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和佛原本都是虚幻的存在。
如果能明白没有佛也没有心,这才是真正的如来法身佛。
如来法身佛没有固定的形态,它包含万物的圆融光芒。
无形的体就是真实的体,无相的相就是实在的相。
它既非色、非空、又非不空,不动、不静、也不来去。
它没有差别、没有相同、没有有无,难以捉摸、难以放弃、难以期待。
内外相通,处处通达,佛国就存在于一粒沙中。
一粒沙子里蕴含着广阔的世界,一个身心就有无数的可能性。
理解必须领悟无心之法,不被污染、不被滞留,这就是清净的修行。
善恶众多的行为都无需刻意为之,这就是南无和迦叶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即心是佛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融合了佛教思想和个人修行体悟的诗句。

首先,“佛即心兮心即佛”表达了一种佛教中的直接顿悟思想,即认为众生本自具足成佛,只需内心中认清这一点。紧接着“心佛从来皆妄物”则揭示了这种认识的虚幻性,强调真实之物超越了心与佛的区分。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修行境界,即当一个人能够超越对“佛”的执着和心相的束缚时,才能真正达到佛性的本质——“法身佛”。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这种“法身佛”的特性:“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描绘了一种无边界、包容一切的境界。同时,“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则揭示了超越世间常见概念的“真理”。

接下来的几句:“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表达了一种超越对立和二元对立的境界,是一种高度抽象且难以言说的存在状态。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则描绘了这种修行成果,可以达到的一种宇宙观,即整体与局部、宏大与微小之间的和谐统一。

最后,“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提出了一个修行的关键点:在无心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真正的清净与解脱,而不是被外界的善恶观念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哲学概念的深刻阐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和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壶中天.沅夕渡娥江观孝女祠灯社

长宵几许。买春舲、自溯中流延瞩。

缓缓兰涛催月上,一种吟心凄独。

云净山疏,风香花远,星影摇明绿。

谁家沉醉,画楼天半吹烛。

笑我岁岁辞家,鹔鹴裘敝,恁贳葡桃斛。

人散蘋阴烟似黛,飞起鸳鸯卅六。

小海西回,大江东去,幽怨馀湘竹。

中郎词在,漫歌迎送神曲。

(0)

西子妆.帆影

来去僧帆,零星水影,此画倩谁斟酌。

絮絮花花黏不住,任飘萍、了无痕着。欲停且掠。

蓦一片、尊前吹落。却相疑,是堕云弄雨,认时还错。

层阴阁。乱鸦如墨,高下相回薄。

柳桥风转斜拖去,闪迷离、拂棕帽箬。南屏漠漠。

忽残照、破烟相约。正飞来,遮断钟声一角。

(0)

浪淘沙.歌楼逢戴琴生即送其归洞庭

宛转缕金裳。漫唱秋娘。酒襟吟鬓看凄凉。

不信湖楼三载别,减尽清狂。踠碧柳丝长。

远色微茫。云边隐隐见吴江。

春水白蘋明日路,谁劝行觞。

(0)

祝英台近

黛香疏,钗影活,弹烛坐筵久。

两意如针,密密一丝逗。

恰怜身是秋棠,寸肠易断,便值得,恁般娇瘦。

听莲漏。相看悄到无言,回睐更低首。

略露三分,猜索总难透。

也知潮急催帆,相留无计,转含笑,深深劝酒。

(0)

少年游.拟张子野体

风峭帘垂人怯倚,烟气夕江沉。

绳绳雁去,弯弯月上,寂寂此时心。

玉钗堕响谁重觅,只剩粉晕罗衾。

瘦影依灯,断肠闻笛,夜浅梦难深。

(0)

信宿北墅即事十一章·其二

凉烟媚玉柯,香露上身多。

解得小红怨,曾无太白歌。

捻花听蟋蟀,数石面陂陀。

自惜青鞋软,墙阴避露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