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朱世同夜闻竹声》
《和朱世同夜闻竹声》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醉卧空斋静绝人,夜阑霜月白纷纷。

寒生枕上浑无梦,声到窗前疑是君。

玉轸谁家调古曲,铁衣何处角孤军。

羡君写入新诗里,清壮还应过所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空斋,静听霜月之音的情景。首句“醉卧空斋静绝人”以“醉卧”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沉浸于自我世界的状态,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夜阑霜月白纷纷”一句通过霜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霜月的白光在空中飘散,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寒生枕上浑无梦,声到窗前疑是君”两句,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声音的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枕上的寒意象征着内心的寂寞,而窗外的声音则引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声响与内心的思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玉轸谁家调古曲,铁衣何处角孤军”两句,通过“玉轸”与“铁衣”的对比,分别象征着文人雅士与边关将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不同生活境遇的感慨。古曲与孤军的对比,既展现了艺术的高雅,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深化了主题。

最后,“羡君写入新诗里,清壮还应过所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朱世同能将这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朱世同的诗歌将会超越常人所能听到的,展现出其作品的深邃与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静听霜月之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念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意境。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

此身虽复类潜夫,衰老无心强著书。

道路不知奔走贱,交游空怪往还疏。

弦歌更就三年学,簿领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处,莫将文采笑空疏。

(0)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一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0)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其一

南过庾岭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

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

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

独棹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

(0)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二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0)

邓忠臣母周氏挽词

微生真草木,无处谢天力。

慈颜如春风,不见桃李实。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岂先知,战战常惜日。

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鬲。

哀哉人子心,吾何爱一邑。

家庭拜前后,粲然发笑色。

岂比黄壤下,焚瘗千金璧。

若人道德人,视此亦戏剧。

聊偿曾、闵意,遽与仙佛寂。

孤累卧江渚,永望坟墓隔。

作诗相楚挽,感动泪再滴。

(0)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二

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

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