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难安处,别离更增悲。
经营动北征,慈母待春衣。
短箠驱瘦马,青草牧中嘶。
送行不知远,可忍独归时。
太华物华春,街柳啭黄鹂。
九衢生紫烟,到家使人迷。
知音者谁子,倦客无光辉。
王侯不可谒,秣马兴言归。
岂无他人游,不如我埙篪。
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馀师。
贫贱难安处,别离更增悲。
经营动北征,慈母待春衣。
短箠驱瘦马,青草牧中嘶。
送行不知远,可忍独归时。
太华物华春,街柳啭黄鹂。
九衢生紫烟,到家使人迷。
知音者谁子,倦客无光辉。
王侯不可谒,秣马兴言归。
岂无他人游,不如我埙篪。
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馀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送伯氏入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哀伤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首联“贫贱难安处,别离更增悲”揭示了友人离家背景的艰辛与离别的愁苦。接着,“经营动北征,慈母待春衣”写出了友人出仕的决定和家中母亲殷切期盼的情景。
“短箠驱瘦马,青草牧中嘶”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孤寂与艰辛,马儿的嘶鸣似乎也在诉说离愁。诗人感叹“送行不知远,可忍独归时”,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孤独的忧虑。
“太华物华春,街柳啭黄鹂”以春天的景色反衬友人的离别之苦,而“九衢生紫烟,到家使人迷”则预想友人归家之路的繁华与迷失感。诗人感慨“知音者谁子,倦客无光辉”,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王侯不可谒,秣马兴言归”暗示官场的不易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岂无他人游,不如我埙篪”的自嘲,表明宁愿与友人共度清贫,也不愿追求权贵。结尾“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馀师”则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学问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