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归途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人愁绪的感悯。诗人通过“暝色赴春愁”表达了季节更替时的感伤,而“归人南渡头”则描写了归途中的人们在春日南行,心中充满着对故土的思念。
“渚烟空翠合”和“滩月碎光流”两句,通过水面的烟雾和月光的倒影,塑造了一种静谧与柔美的氛围。这里的“渚烟”指的是江河两岸的迷蒙之气,“滩月”则是波光粼粼的月亮在水面上的反射。
接下来的“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赞美了江边盛开的花草以及水上飘浮着渔舟的情景,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映照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谁知放歌客, 此意正悠悠”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放歌客”指的是自由自在地吟唱诗歌的人,而“此意正悠悠”则表明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这种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得到了释放和延展。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愉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名利和对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