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以幽姿淩雪霰,不将仙骨傍风尘。
轻回粉面依萧史,细袅琼琚似洛神。
栖凤错疑瑶海实,化龙还忆武陵人。
肩舆径造无烦主,怕有渔郎指避秦。
为以幽姿淩雪霰,不将仙骨傍风尘。
轻回粉面依萧史,细袅琼琚似洛神。
栖凤错疑瑶海实,化龙还忆武陵人。
肩舆径造无烦主,怕有渔郎指避秦。
此诗描绘了夹竹桃的高洁与独特之美。诗人以“幽姿淩雪霰”开篇,赞其在严寒中依然保持清雅的姿态,不随波逐流,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不将仙骨傍风尘”进一步强调了夹竹桃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接着,“轻回粉面依萧史,细袅琼琚似洛神”两句运用典故,将夹竹桃比作依恋萧史的仙女和洛水女神,形象地描绘了其轻盈柔美的形态与气质。
“栖凤错疑瑶海实,化龙还忆武陵人”则通过寓言手法,表达了对夹竹桃美丽与神秘的赞美,仿佛是凤凰栖息的瑶池之实,或是武陵人所见的仙境之物,充满了奇幻与浪漫色彩。最后,“肩舆径造无烦主,怕有渔郎指避秦”以渔郎避秦的典故,暗示了夹竹桃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夹竹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精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纯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