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竟未改,何以居朝廷。
空为百官首,但爱千峰青。
南风新雨后,与客携觞行。
斜阳惜归去,万壑啼鸟声。
野性竟未改,何以居朝廷。
空为百官首,但爱千峰青。
南风新雨后,与客携觞行。
斜阳惜归去,万壑啼鸟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朝廷中的淡泊名利,保持野性不改的高洁情操。诗人虽身居朝廷,担任百官之首,却对权力和荣华毫无兴趣,只钟爱那远离尘世的千峰翠绿。此外,诗中还通过南风新雨后的清新景象,以及夕阳西斜时带着朋友携酒行走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最后一句“万壑啼鸟声”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与大自然合一的声音意象。
整首诗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既有政治清高,又对自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理想人物形象。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本真的追求,以及对仕途生活的某种不满和逃避。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还反映了唐代士大夫中的一种精神倾向,即在功名与隐逸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长春如稚女,飘飖倚轻飔。
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
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世观盛衰。
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
老人不解饮,短句馀清悲。
我怀元祐初,圭璋满清班。
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
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馀潸。
喜闻二三子,结发师闵、颜。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
遥知三日雪,积玉埋崧山。
谁念此幽桂,坐蒙榛与菅。
故人在颍尾,投诗清泠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