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元祐初,圭璋满清班。
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
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馀潸。
喜闻二三子,结发师闵、颜。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
遥知三日雪,积玉埋崧山。
谁念此幽桂,坐蒙榛与菅。
故人在颍尾,投诗清泠湾。
我怀元祐初,圭璋满清班。
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
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馀潸。
喜闻二三子,结发师闵、颜。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
遥知三日雪,积玉埋崧山。
谁念此幽桂,坐蒙榛与菅。
故人在颍尾,投诗清泠湾。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开篇“我怀元祐初,圭璋满清班”两句,通过对过去某个时期的怀念,揭示了诗人心中所珍视的人或事。这里的“元祐初”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开始,而“圭璋满清班”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清廉脱俗的环境。
“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这一句中,“南隆老”可能是对一位德高望重者的尊称,表明他接受了使命却迟迟未归,这里的“独未还”增添了一份期待与等待的心情。
接下来的“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则通过一个迂回的老者之口,传达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人生难以预料的感慨。“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这里的“斯人”指代前文提到的南隆老,是一颗在困境中发出的德性之星。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表达了对时机不遇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机遇不可预知的无奈。紧接着,“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则是通过失去壮年英勇(“老骥”)来比喻生命如同失去了力量,一份寂寞感油然而生。
在夜深人静时分,“至今清夜梦,枕衾有馀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之情,以及梦中依旧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和泪水。
“喜闻二三子,结发师闵、颜。”这里提到了“二三子”,可能是指某些年轻有为的人,他们或许是在学术上结拜的师徒关系,显示出诗人对后辈学子的赞赏与期望。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则描绘了一种学者们在讨论经典、创作诗歌的场景,他们的声音如同古代贤士之声,佩带上的玉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接下来的“遥知三日雪,积玉埋崧山。”通过远方传来三天的大雪掩盖了山川,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静谧,同时也隐含对友人所处环境的关切。
最后,“谁念此幽桂,坐蒙榛与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隐藏在山林中的高洁之士的思念。他们如同幽静的桂树,被尘世遗忘,而诗人却能感受到那份清高脱俗。
“故人在颍尾,投诗清泠湾。”则是通过对朋友所在之地的一种自然景观(可能是河流或湖泊)的描写,以及朋友通过诗歌传达心声的方式,来表达彼此间的情谊和交流。
南极秋转青云岑,西风早下灵璈音。
飘飖老鹤过溟海,沧州缥渺遥相寻。
独上金银台,祥烟四望开。
天空日月老,海岳心悠哉。
瑶觞晓吸霞入口,玉筇晚拖龙在手。
偕老金堂古亦稀,重颁紫诰今何有。
兰桂儿孙赫凤仪,楼台箫鼓惊鼍吼。
未须更问綵云人,如何不醉华筵酒。
大儿武库超擢频,小儿文场声价新。
燕山济水亦千里,方寸喜来青眼真。
唐虞化日乐不禁,蓬瀛玄算要千春。
祗恐无述底衰老,天恩帝力空怀抱。
芳庭尽热鹧鸪班,后昌图报精禋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