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都度过二十个春天,生活贫困,无处安身的境况。通过对比蜗牛尚有寄宿之地,而硕鼠能够藏身于墙隙,表达了自己渺小如尘埃,连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无法拥有。
“游宦京都二十春”直白了诗人漂泊官场的经历和年华的流逝。接下来,“贫中无处可安贫”则透露出生活的窘迫与心中的苦闷。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和无奈。即使是低微的蜗牛,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而自己却连这样的福祉都不能获得。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表达了一种极度渴望稳定生活的心情。诗人希望能够有一片足以站立的土地,不再像无根浮萍般飘摇不定。
最后,“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则展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和自我安慰。尽管生活艰辛,但只要内心有所依靠,就能够满足,就敢于舍弃世俗的名利和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稳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主题,流露出一股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