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圈栗蓬,炉鞴镕镕。
吞得透得,钝铁顽铜,百丈徒誇三日聋。
金圈栗蓬,炉鞴镕镕。
吞得透得,钝铁顽铜,百丈徒誇三日聋。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炼金打铁为喻,寓言深刻。"金圈栗蓬"描绘的是熔炉中的景象,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冶炼和净化过程。"炉鞴镕镕"则形象地写出火焰炽热、熔炼不断的情境。"吞得透得"暗示了对困难和烦恼的深入理解和消化,"钝铁顽铜"比喻修行者起初的顽固和难以改变。
"百丈徒誇三日聋"进一步强调了修炼的艰难,即使面临巨大的挑战(如百丈高的障碍),也要保持耳聪目明,不被外在困扰蒙蔽,坚持修行,达到"三日聋"的境界,即三天之内对外界喧嚣置若罔闻,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炼金打铁的日常场景,传达出修行者坚韧不拔、静心内观的精神追求。
有弟妇未娶,汝死谁奉亲?
况益亲力劳,遗之襁褓孙。
两孙各待哺,我又多出门。
汝死长不言,罪谁原我身。
为言妾死后,朗须续佳婚。
愿其能奉亲,弗辞多苦辛。
愿其抚妾子,相爱毋相嗔。
但得新人新,弗忘陈人陈。
陈人不如新,弗忘是郎恩。
妾在冥冥中,看郎双悦欢。
妾多故物留,留与新人存。
山庄泛月偶一逢,况值新秋清且美。
过望而复蔽东岭,白傅诗中悟其理。
急则计生因寻山,敌则气作且置水。
跋马西峰最高处,下视东岭乃眼底。
不踰时尚未黄昏,东海涌出银盘子。
大千世界一广寒,枣叶须弥难比拟。
徐徐策骑下崇椒,月随我共登舟矣。
谢家高致昔留诗,别开生面惟予始。
设云卿士在箕畴,旁求若济亦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