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陈君子前往四明的情景。首句"短亭祖帐接平川",以短亭和祖帐(古代饯行的场所)起笔,展现出送别的开阔场景,与平坦的原野相连。次句"柳拂回波系画船",通过柳条轻拂水面,挽留着友人的画船,营造出依依惜别的氛围。
"渐向落晖分绣袖",夕阳西下,暗示时间流逝,诗人与友人分别,各自披上绣衣,画面感伤。"忍听离曲怨鹍弦",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情绪,借哀怨的乐声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云连稽岭应怀古",诗人遥想友人将要经过的稽山,引发对历史的怀想,增添了旅途的文化内涵。"路近花源好访仙",则寄寓对友人寻仙问道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旅途中能有所收获。
最后两句"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诗人自己不愿再登高眺望,因为江堤上烟雾弥漫,草木连绵,只会加重离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感慨。
岁寒堂前岁寒柏,接见东君无愧色。
正似屠龙方外人,绿鬓还生未垂白。
酒杯放手情已疏,可鄙当时背文客。
世态何足留齿牙,且践清阴坐幽石。
云门对面如有情,安得青童报消息。
莫使仙人开北扉,见我劳生空汩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