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
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
上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
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
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
上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
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善和坊里因病痛苦,转而投身于翰墨场中追求功名的境况。"径以文辞擢臣向"表明诗人希望通过文学才能得到提拔为官。接下来的"俄而科第与刘蕡"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刘蕡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的自信与才华。
然而,在"上方好问经疑义"一句中,诗人表现出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与求知欲望。紧接着的"予不能通史阙文"则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因为尽管诗人有着学习和探究古籍的热情,但因为自己的学识有限,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复杂的历史文献。
最后两句"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自知之明。在这里,"五典"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某些重要著作,而"三坟"则是古代对于《易》、《书》、《春秋》的统称。诗人的这一表述,既显示了对这些文化瑰宝的敬仰,也透露了一种自知之明,即尽管他渴望学习,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他自己还未能完全领悟其深奥。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与学识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
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树阴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尅,俛首入尘埃。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