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拂尘衣访远踪,诗魂独与赏心同。
低低弱柳啼秋雨,细细寒螀啸晚风。
岩石溪流相照绿,草花枫叶一般红。
玉琴写尽逍遥意,疑到蓬瀛岛屿中。
试拂尘衣访远踪,诗魂独与赏心同。
低低弱柳啼秋雨,细细寒螀啸晚风。
岩石溪流相照绿,草花枫叶一般红。
玉琴写尽逍遥意,疑到蓬瀛岛屿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漫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首句“试拂尘衣访远踪”,既表现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也暗示了他追求精神世界的旅程。接着,“诗魂独与赏心同”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诗歌的灵魂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共鸣的喜悦。
“低低弱柳啼秋雨,细细寒螀啸晚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弱柳在秋雨中轻轻摇曳,寒螀在晚风中细声鸣叫,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
“岩石溪流相照绿,草花枫叶一般红”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景色的丰富多彩。岩石与溪流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而草花与枫叶则在同一画面中展现出相似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又和谐统一。
最后,“玉琴写尽逍遥意,疑到蓬瀛岛屿中”两句,以“玉琴”象征诗人的心境和创作,通过音乐般的文字,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逍遥的生活态度,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