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丰宅之二首·其二》
《梦丰宅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斯人古少况于今,每恨诸贤识未深。

朝给赙钱方掩骨,家无馀帛可为衾。

向来夫子真知己,近世门生喜负心。

惟有天涯华发掾,独挥衰涕望山阴。

(0)
翻译
古人如此稀少更何况现在,常常遗憾众多贤才了解不够深入。
早晨还在为死者提供丧葬费用,家中已无多余布匹制作寿衣。
过去先生真是我的知己,近代弟子却多有背离心意的行为。
只有我这远方的白发官员,独自挥泪遥望山阴方向。
注释
斯人:这样的人。
古少:古代罕见。
况:何况。
今:现在。
恨:遗憾。
诸贤:众多贤才。
识:了解。
朝:早晨。
赙钱:丧葬费用。
掩骨:埋葬死者。
家无馀帛:家中没有多余布匹。
可为衾:可以做寿衣。
向来:过去。
夫子:先生。
真知己:真正的朋友。
近世:近代。
门生:弟子。
负心:背离心意。
天涯:远方。
华发:白发。
掾:官员。
独:独自。
衰涕:悲伤的眼泪。
望山阴:遥望山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现实困境和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愤懑。首句“斯人古少况于今”透露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稀缺的感慨,以及对当下世态不公的哀叹。“每恨诸贤识未深”则表明诗人对于周围人的浅薄理解感到痛心。

接下来,“朝给赙钱方掩骨,家无馀帛可为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贫困的画面。诗人因为穷困,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得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底层人民的冷漠。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向来夫子真知己”一句却透露出了一丝温暖。这里的“夫子”很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或者精神导师,这个“夫子”是真正理解诗人的友人。但紧接着的“近世门生喜负心”又将这种温暖打破,表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多尔虚伪。

最后,“惟有天涯华发掾,独挥衰涕望山阴”两句则是诗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感到孤独与无助,只能依靠远方的山影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里“华发掾”暗指贫困,“衰涕”则形容悲伤,整个画面充满了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与今、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社会中的无力感。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却又不失深刻的社会洞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三

秋风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凝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0)

馀杭道中

落花流水浅深红,尽日帆飞绣浪中。

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须骚杀已禁风。

牛羊路杳千山合,鸡犬村深一径通。

五柳能消多许地,客程何苦镇匆匆。

(0)

插秧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0)

瑞鹤仙.高平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0)

园中作二首·其一

谁采桄榔寄一枝,北来万里为扶衰。

风光最爱初寒候,怀抱殊胜未老时。

闲引微泉成曲涧,尽除枯蔓补疏篱。

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

(0)

稻花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可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