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古少况于今,每恨诸贤识未深。
朝给赙钱方掩骨,家无馀帛可为衾。
向来夫子真知己,近世门生喜负心。
惟有天涯华发掾,独挥衰涕望山阴。
斯人古少况于今,每恨诸贤识未深。
朝给赙钱方掩骨,家无馀帛可为衾。
向来夫子真知己,近世门生喜负心。
惟有天涯华发掾,独挥衰涕望山阴。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现实困境和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愤懑。首句“斯人古少况于今”透露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稀缺的感慨,以及对当下世态不公的哀叹。“每恨诸贤识未深”则表明诗人对于周围人的浅薄理解感到痛心。
接下来,“朝给赙钱方掩骨,家无馀帛可为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贫困的画面。诗人因为穷困,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得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底层人民的冷漠。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向来夫子真知己”一句却透露出了一丝温暖。这里的“夫子”很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或者精神导师,这个“夫子”是真正理解诗人的友人。但紧接着的“近世门生喜负心”又将这种温暖打破,表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多尔虚伪。
最后,“惟有天涯华发掾,独挥衰涕望山阴”两句则是诗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感到孤独与无助,只能依靠远方的山影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里“华发掾”暗指贫困,“衰涕”则形容悲伤,整个画面充满了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与今、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社会中的无力感。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却又不失深刻的社会洞察。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可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