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这首宋词《瑞鹤仙·高平》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以郊外行旅为背景,描绘了词人独自游历的场景和内心感受。开篇“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描绘出郊外寂静而略显荒凉的景色,行人渐行渐远,留下一片尘土。接着,“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写夕阳余晖映照山峦,即使黄昏将至,仍有暖色依恋,孤城一角更显寂寥。
“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词人步履轻盈,经过简陋的短亭,似乎在回味过去的约定。流莺的鸣叫唤起他的情感,“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暗示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日美景的留恋。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回忆起离去时的情景,无人相伴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词人醉酒醒来,发现已身处朱阁,周围环境的寂静与自己的清醒形成对比。“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描绘了风吹动帘幕,词人扶着醉态,漫步在红药花丛中,显得凄美而无奈。
“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感叹花事已深,春天即将逝去,而东风为何如此无情。最后,“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表达了词人尽管时光流逝,仍能在自然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自我享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旅途中的孤独、怀旧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处世的人生态度。
君王重简命,尔志在澄清。
节钺分西顾,风云护北征。
羽旗荒外合,骢马雪中行。
直渡桑乾水,还临骠骑营。
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
夜半仍传檄,天寒未解兵。
黑山横宝剑,青海动金钲。
独仗防边策,兼收抗疏名。
虚心当国事,高议见儒生。
壮岁思铭鼎,空言陋请缨。
乘秋摧虏气,计日答皇情。
应遣龙庭使,驰书到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