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载见》
《载见》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ijiàn
xiānqín / shījīng

zǎijiànwángyuēqiújuézhāng
lóngyángyánglíngyāngyāng
tiáoyǒucāngxiūyǒulièguāng
jiànzhāokǎoxiàoxiǎngjièméi寿shòu
yǒngyánbǎozhīhuángduō
lièwéngōngsuíduōchún

注释
载:始。
辟王:君王。
指周成王。
曰:同“聿”,发语词。
厥:其。
章:典章法度。
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
龙旂: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
阳阳:鲜明。
一说即“扬扬”,旗飘动飞扬之貌。
和:挂在车轼(扶手横木)前的铃。
铃:挂在旂上的铃,一说挂在车衡上的铃。
央央:铃声和谐。
鞗革:马缰头的铜饰。
有鸧:鸧鸧,铜饰美盛貌。
一说铜饰相击之声。
休:美。
有:同“又”。
烈光:光亮。
率:带领。
昭考:皇考。
此处指周武王。
孝、享:都是献祭的意思。
介:通“匄(gài)”。
求。
永言:即“永焉”,长久貌。
言,语助词。
思:发语词。
皇:大。
祜:福。
烈文:辉煌而有文德。
烈,有
注释2

载(zài):始。

辟王:君王。指周成王。

曰:同“聿”,发语词。厥:其。章:典章法度。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郑笺》:“此诗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曰求其章者,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

龙旂(qí):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阳阳:鲜明。一说即“扬扬”,旗飘动飞扬之貌。

和:挂在车轼(扶手横木)前的铃。铃:挂在旂上的铃,一说挂在车衡上的铃。央央:铃声和谐。

鞗(tiáo)革:马缰头的铜饰。有鸧(qiāng):鸧鸧,铜饰美盛貌。一说铜饰相击之声。

休:美。有:同“又”。烈光:光亮。

率:带领。昭考:皇考。此处指周武王。

孝、享:都是献祭的意思。

介(gài):通“匄(gài)”。求。

永言:即“永焉”,长久貌。言,语助词。

思:发语词。皇:大。祜(hù):福。

烈文:辉煌而有文德。烈,有武功。辟公:指诸侯公卿。

绥:安抚。一说赐也。

俾(bǐ):使。缉熙:光明,显耀。纯嘏(gǔ):大福,美福。

翻译
诸侯初次朝周王,求赐王朝新典章。蛟龙旗帜随风扬,车上和铃响叮当。马辔铜饰光灿灿,美丽饰物闪光芒。相率拜祭先王灵,孝敬祭品请神享。祈求神明赐长寿,保佑日子用安康,赐予幸福无穷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你事业永辉煌。
译文
诸侯初次朝周王,求赐王朝新典章。蛟龙旗帜随风扬,车上和铃响叮当。马辔铜饰光灿灿,美丽饰物闪光芒。相率拜祭先王灵,孝敬祭品请神享。祈求神明赐长寿,保佑日子永安康,赐予幸福无穷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你事业永辉煌。
赏析

按周时庙制,太祖居中,左昭右穆,文王为穆,则武王为昭,故称昭考。因此,“载见辟王”的辟王便是成王。“载”训始,助祭诸侯的朝见则在成王即位之时。成王是由周公辅佐即位的,只是名义或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则掌握在摄政的周公之手,诸侯助祭的隆重仪式当亦是周公一手策划安排,其用意自然是让成王牢记先王遗训,继承并光大先王遗业。周公极尽摄政之职,时时注意对成王的规劝乃至管教,《尚书》中的一篇《无逸》便是明证。诸侯“曰求厥章”,恐怕年幼的成王也无法应付,只能由周公作出权威性的答复。旧说《周礼》为周公所作,法度典章他当了然于胸。如此看来,《周颂·载见》的祭祀对象与《周颂·雝》不同,祭祀时的背景也大不一样。《诗经传说汇纂》所说“一以显耆定之大烈弥光,一以彰万国之欢心如一”的祭祀目的,便道出了成王新即位的时局特点与急务。

和《周颂·雝》所描写的“肃肃”“穆穆”的神态不同,《周颂·载见》重点在于描写助祭诸侯来朝的队伍,朱熹评之曰“赋”也。诗中“龙旂阳阳”四句,确实具有赋的铺叙特点:鲜明的旗帜飘扬,铃声连续不断响成一片,马匹也装饰得金碧辉煌,热烈隆重的气氛,浩大磅礴的气势,有声有色;八方汇集,分明是对周王室权威的臣服与敬意。周颂中的许多祭祀诗,是只求道出目的,不惜屡用套语,丝毫不考虑文学性的,而《周颂·载见》却安排了极为生动的铺叙,在一般说来枯燥乏味的颂诗中令人刮目相看。这也足以说明,在有助于实现政治目的的情况下,统治者不仅不排斥,而且会充分调动积极的文学手段。

诗的后半部分,奉献祭品,祈求福佑,纯属祭祀诗的惯用套路,本无须赘辞,但其中“烈文辟公”一句颇值得注意。在诗的结尾用诸侯压轴,这与成王的新即位,而且是年幼的君王即位有关。古代归根结蒂是人治社会:就臣子而言,先王驾驭得了他,他服先王,但未必即如服先王一般无二地服新主;就新主而言,也可能会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在最高统治者更换之时,臣下的离心与疑虑往往是同时并存,且成为政局动荡的因素。诗中赞扬诸侯,委以辅佐重任,寄以厚望,便是打消诸侯的疑虑,防止其离心,达到稳定政局的目的。可见,《周颂·载见》始以诸侯,结以诸侯,助祭诸侯在诗中成了着墨最多的主人公,实在并非出于偶然。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诗歌集。它描绘了一位君主或者贵族的仪仗队伍行进的情景,表现了礼乐文化和宗庙祭祀的庄重气氛。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社稷、祖先崇拜以及对王权尊严的表现。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表明诗人在观赏一场盛大的仪式,寻求着这位君主的威仪和典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形象地描绘了仪仗队伍中龙旗飘扬,铃声清脆和谐的景象。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进一步展现了车马器具上的装饰,以及阳光照耀下这些物品散发出的光芒。这里的“鸧”指的是用鸟羽装饰的车辕,显示出古人对美的追求和物质文化的丰富。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则转向宗庙祭祀的情境,诗中提到以孝悌之心去祭拜先祖,希望得到长寿的祝福。"永言保之,思皇多祜"表达了对于 祖先美好言词的记忆,以及对其子孙后代的祈愿。

最后"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中,“烈文”指的是这位君主或贵族的英明与功业,而“辟公”则是尊称。“绥以多福”表达了对其能够享有众多福祉的愿望;“俾缉熙于纯嘏”则是在祝愿其能在安宁中享受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仪仗、祭祀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和宗族观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稷安定和王权稳固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芙蓉阁

九华之山何崔嵬,芙蓉直傍青天栽。

刚风倒海吹不动,大雪裂地冻还开。

夜半峰头挂明月,宛如玉女临妆台。

我拂沧海写图画,题诗还愧谪仙才。

(0)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三十三章帝

恺悌由天性,居然长者风。

御人羞察察,临政独雍雍。

有诏褒循吏,无心显治功。

伊谁仁恤典,频著汗青中。

(0)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三十二明帝

尚论东京治,人犹忆永平。

宪章勤慎守,幽枉必昭明。

养老仪文备,崇儒礼教兴。

祗怜伤慧察,雅度欠含弘。

(0)

泰昌帝宾天·其二

北望愁云恨不禁,每传邸报辄沾襟。

受遗元老仍增秩,进药鸿胪也赐金。

君父大仇争切齿,权奸深计共寒心。

自怜倦鸟摧颓羽,中夜哀鸣绕故林。

(0)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十四

一人两子算盘推,积到千年百万胎。

幼子无孙犹不暝,争教杀运不重来。

(0)

代赠李以洪归洪州·其四

黄峰岧峣凌紫虚,下有林堂宜读书。

绿壑丹崖迟君至,松巢不减住匡庐。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