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芙蓉阁》
《芙蓉阁》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九华之山何崔嵬,芙蓉直傍青天栽。

刚风倒海吹不动,大雪裂地冻还开。

夜半峰头挂明月,宛如玉女临妆台。

我拂沧海写图画,题诗还愧谪仙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名为《芙蓉阁》。诗中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尤其是山上的芙蓉花与月色交相辉映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

首句“九华之山何崔嵬”,以“何崔嵬”三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九华山的高峻险峭,引人入胜。接着,“芙蓉直傍青天栽”一句,将芙蓉花与青天相连,不仅展现了芙蓉花的高洁与挺拔,也暗示了其与天空的亲密关系,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同在。

“刚风倒海吹不动,大雪裂地冻还开”两句,通过强烈的自然景象对比,表现了九华山的坚韧与生命力。即使面对狂风巨浪和严寒冰雪,九华山依然屹立不倒,芙蓉花依然绽放,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顽强精神。

“夜半峰头挂明月,宛如玉女临妆台”一句,将夜晚的九华山与月光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月光下的九华山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静静地站在妆台前,等待着晨曦的到来。

最后,“我拂沧海写图画,题诗还愧谪仙才”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诗人自比为“谪仙”,即被贬谪的仙人,暗示自己虽非真正的仙人,但也能以诗文捕捉到自然之美,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作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及其上芙蓉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自我反思。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八咏楼

怀古荒碑在,登楼晚望赊。

秋阴垂野薄,江势抱城斜。

天地悲游子,冰霜感岁华。

红尘吹裋褐,归兴及清笳。

(0)

社日重过方子践

东风吹客衣,长忆见君时。

一别惊云散,重来与燕期。

春深今雨夕,花老去年枝。

莫待空山里,青灯有所思。

(0)

番阳周节士歌

周君生长番君里,长身俣俣须仍美。

师张先生业孔氏,夏萤冬雪频继晷。

先生爱君不骫骳,君谓先生我知己。

遭时战伐多疮痏,贼众乘之作奸宄。

郡檄先生俾一洗,先生慷慨为之起。

曰彼蚩蚩聚蜂蚁,凶渠本我家奴尔。

我将笞之用折箠,披其角毛脱距觜。

奴挟兵来速如鬼,反噬其主先生死。

先生诸子俱幼稚,周君闻之失箸匕。

曰古复雠盖有礼,师长之雠视兄弟。

我今必也书于士,走告郡府伏以俟。

府公义之弗敢止,授以殳斨与弧矢。

或云彼众我无几,盍募援兵为表里。

君奋不顾行益驶,贾勇直前无与比。

贼穷掷金计何诡,得金失贼堕其饵。

亟取贪夫尸诸市,士气复振贼乃靡。

追奔逐北劘贼垒,迅雷不及掩其耳。

一栅既覆众栅毁,生致贼奴洎妻子。

刌其心肺献俎几,告于先生辞亹亹。

凯旋公庭旗旖旎,散遣部伍归耘耔。

天戈耀日方南指,郡将效死弗拜跪。

周君堂堂众所恃,人咸谓君今可仕。

细书降表仅尺纸,大哉公侯小刺史。

君言我本不获已,出为吾师刷雠耻。

罪人已得贼已弭,东村西落无荆杞。

不义富贵宁饮水,公毋多谈且休矣。

闭门高卧肉生髀,白驹空谷馀四纪。

殁葬金潭有庙祀,乡人岁时击羊豕。

子暾来与冑子齿,踵门涕泣言如此。

嗟君壮节甚奇伟,播兹歌诗侑哀诔。

(0)

梦题墨梅

霜空冥冥江水暮,江上梅花千万树。

无端折得一枝归,一双蝴蝶相随飞。

(0)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三

眇眇寒门士,客游燕蓟城。

上无公卿故,下无旧友朋。

裘褐不自蔽,藿食空营营。

四顾灾沴馀,但闻号哭声。

日负道德懿,敢怀轩冕荣。

节食慎所欲,聊以厚我生。

(0)

次韵钱唐怀古四首·其一

江湖清浊自天开,鸿雁凫鹥与往来。

黄道星辰环太乙,紫云宫殿拥蓬莱。

论文竞奏王褒颂,献寿深倾阿母杯。

九域舆图今混一,百年耆旧独兴哀。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