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安公寺》
《经安公寺》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大圣威灵地,安公宴坐踪。

未知长寂默,不见久从容。

塔影高群木,江声压暮钟。

此游幽胜后,来梦亦应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āngōng
táng /

shèngwēilíngāngōngyànzuòzōng
wèizhīchángjiànjiǔcóngróng

yǐnggāoqúnjiāngshēngzhōng
yóuyōushènghòuláimèngyìngzhòng

注释
大圣:指法力高强、受人尊敬的神圣人物。
威灵:威严而神圣。
安公:指一位高僧或修行者。
宴坐:安静地打坐修行。
未知:不了解。
长寂默:长时间的沉默与沉思。
不见:看不到。
久从容:长久保持的平和与从容态度。
塔影:佛塔投下的影子。
高群木:高于周围的树木。
江声:江水流淌的声音。
压暮钟:声音之大似乎盖过了傍晚寺庙的钟声。
此游:这次的游览。
幽胜:幽静而优美的胜地。
来梦:日后的梦境。
亦应重:也应该会频繁出现,被重视。
翻译
在大圣威严而神圣的地方,是安公静坐修行的痕迹。
人们不知道他长久以来的沉默寂静,也见不到他那份恒久的从容姿态。
佛塔的影子高过了周围的树木,江水的声音似乎盖过了傍晚的钟声。
这次游览了如此幽静美妙的地方之后,即便是在梦中也应该会时常回顾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安公寺的游览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大圣威灵地”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到之处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寺庙,这里不仅是佛教修行的地方,更承载着历史与精神的沉淀。紧接着,“安公宴坐踪”,则通过“安公”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

然而,“未知长寂默,不见久从容”却表露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感。这里,“寂默”指的是安静无声的状态,而“从容”则是形容心态的平和与自如,两者都强调了一种难以持久的美好。

接下来的“塔影高群木,江声压暮钟”则将景物描写推向了高潮。这里,“塔影”象征着寺庙的存在,而“群木”则是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一部分。至于“江声压暮钟”,则不仅仅是在形容自然之声,更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此游幽胜后,来梦亦应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宁静游历之后的心境变化。这里,“幽胜”指的是深藏不露、美丽非凡的地方,而“来梦亦应重”则是在表达对这段经历的珍视和回味,暗示着诗人希望能够在现实或精神世界中重新体验到这样的宁静与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公寺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追求超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人的情感历程。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园蔬十咏·其二芋

分得蹲鸱种,连根占地腴。

晓吹黏玉糁,深碗啖模糊。

(0)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其十

岂惭辛苦把渔竿,犹有机心傍钓滩。

文定书堂最深稳,何如袖手试观澜。

(0)

资深堂

古人学道怕求深,善学长于浅处寻。

日用至粗存至赜,须知瓦砾是黄金。

(0)

次韵和漕司小红翠亭·其一

少陵遗迹瀼西东,端的高斋在此中。

今日花枝弄烟雨,前时蔬甲卧霜风。

根株移取他山翠,跗萼输来别圃红。

收拾阳春无尽藏,夔人端说两诗翁。

(0)

郊坛斋宫七首·其一

郊禋从昔重升中,八陛崇尊典礼隆。

圣主寅恭先事举,云阳新筑望祠宫。

(0)

泰兴道本上人少时颇留意诗律已而遍历诸方卒无终岁之宁今垂五十矣自淮乡过余于吴兴翌日来辞曰道本欲自越趋天童或自温趋江心问道于觉了二士愿闻一言为书五字诗以送之

芒鞋亦良苦,歧路不曾休。

句律可青眼,宗风已白头。

舌端频自味,心外更何求。

欲寄明年信,温州定越州。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